部編版九年級上冊《第11課 醉翁亭記》2019年同步練習(xí)卷(7)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
-
1.下列加點(diǎn)字的注音有誤的一項是( ?。?/h2>
組卷:1297引用:4難度:0.8 -
2.下列句中“而”的用法與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是( )
組卷:275引用:4難度:0.8 -
3.對課文第三段文字理解有錯誤的一項是( ?。?/h2>
組卷:377引用:2難度:0.9 -
4.下面加點(diǎn)的詞語,用法不同的一項是( )
組卷:385引用:2難度:0.7
三.文言文閱讀
-
12.【甲】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yuǎn)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于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節(jié)選自《岳陽樓記》)
【乙】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fā)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fēng)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節(jié)選自《醉翁亭記》)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diǎn)的詞語。
①橫無際涯
②朝暉夕陰
③日出而林霏開
④佳木秀而繁陰
(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①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②野芳發(fā)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
(3)下列句子中停頓的劃分不正確的一項是
A.予觀夫/巴陵勝狀
B.前人/之述備矣
C.若夫/日出/而林霏開
D.朝/而往,暮/而歸
(4)請從【甲】【乙】兩段選文中各找出一個成語或常用的四字詞語,寫在下面的橫線上。
【甲】
【乙】
(5)【甲】文寫登樓所見,【乙】文寫登山所見。除此之外,兩段文字所寫的景物還有哪些不同?組卷:133引用:2難度:0.1 -
13.閱讀下面甲、乙兩文,回答問題。
[甲]環(huán)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回路轉(zhuǎn),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曰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于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選自歐陽修《醉翁亭記》)[乙]修之來此,樂其地僻而事簡,又愛其俗之安閑。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間,乃日與滁人仰而望山,俯而聽泉。掇①幽芳而蔭喬木,風(fēng)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時之景無不可愛。又幸其民樂其歲物之豐成,而喜與予游也。因為本其山川,道其風(fēng)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豐年之樂者,幸生無事之時也。
夫宣上恩德,以與民共樂,刺史之事也。遂書以名其亭焉。
(選自歐陽修《豐樂亭記》)
[注]①掇(duō):拾取,采取。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diǎn)的詞。
①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
②遂書以名其亭焉
(2)用“/”標(biāo)出下面句子的一處朗讀停頓。
既 得 斯 泉 于 山 谷 之 間
(3)翻譯下列句子。
①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
②乃日與滁人仰而望山,俯而聽泉。
(4)從甲、乙兩文中,我們能體會出作者的一種高尚情懷,這種情懷可以用乙文中的四個字加以概括:組卷:113引用:2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