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1-2022學年吉林省白城市洮南一中高二(下)第三次月考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4/12/10 21:0:1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6分)(一)論述類文本閱讀(9分)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東西方“武俠之父”相繼離開,需要英雄的世界一直會在
    宋金波
          ①當?shù)貢r間11月12日,美國漫畫界元老級人物斯坦?李(Stan Lee)辭世。因為與金庸老爺子的私人喪禮幾乎是在同一天發(fā)生,人們很自然地把他們聯(lián)系在了一起。斯坦?李聯(lián)合創(chuàng)造了八成以上的漫威知名角色,被稱為漫威的靈魂人物,而金庸作為中國最負盛名的武俠小說作者,創(chuàng)造了無數(shù)武俠人物形象。“東西方兩位武俠世界的創(chuàng)造者”相繼離世,巧合得不同尋常。
          ②巧合也因為漫威漫畫中的超級英雄和金庸作品中的俠客,有著共通之處?!皞b以武犯禁”,漫威超級英雄們也是憑借超能力大打出手。這兩個世界中的英雄或者俠客們都有除暴安良、主持正義的傳統(tǒng),對毀滅世界或破壞江湖道義、秩序的反派都斗爭到底。所以也不難理解,一些漫威電影到中國,翻譯都是直接取“俠”這個定義,如蝙蝠俠、鋼鐵俠……而且,與梁羽生主要從中國傳統(tǒng)“俠”形象中汲取營養(yǎng)不同,金庸學貫中西,他的小說不少地方借鑒了西方電影劇本的技巧。
          ③金庸的武俠世界和斯坦?李的漫威宇宙,都有很大的受眾群體,而且持續(xù)時間達半個世紀以上。英雄主義在人類歷史上由來已久,實際上已經(jīng)成為一種能夠反映東西方的文化現(xiàn)象。東西方文化中共同的對英雄的需求,支撐了兩個世界的穩(wěn)定存在。如約瑟夫?坎貝爾在《千面英雄》中所言,“每個人都擁有他自己蘊藏強大能量的夢中的萬神殿”。這夢想在某種意義上跨越了文化界限。在東方,俠客傳統(tǒng)可以上溯至春秋戰(zhàn)國甚至更早,向下而至傳奇小說、《三俠五義》。在西方,也起碼可以從古希臘神話中追根溯源,后面也有俠盜羅賓漢。
          ④但金庸武俠世界與斯坦?李的漫威宇宙,無疑又有相當明顯的差異。這種差異,很大程度上也來自于東西方文化本身對一些價值的理解不同。
          ⑤比如說,漫威宇宙的超級英雄,通常都會面對能力與責任的矛盾,不把這樣的問題想清楚,就不足以成為一個成熟的英雄形象。而對金庸武俠里的主角來說,除了極少數(shù)如郭靖,出于一種模糊的自省,有了自己的“超能力”價值的終極追問,大部分情況下,對于“超能力”--或者高深武功的追求,是不言自明的。
          ⑥再比如,漫威宇宙中的超級英雄在主持正義時,通常會考慮到法律這個限制因素。某種意義上,他就是為了維護法律而行動。但在金庸的武俠世界,大部分武林人物不入世,經(jīng)常不在意破壞既有法律。
          ⑦這可能是因為現(xiàn)實中,人們在觀念上正義與法律是相分離的。金庸先生曾說,東西方對俠的理解不同,同樣是大孩子打小孩子,德國人看到不會管,而中國人會管。他寫武俠小說是寫給中國人看的,中國需要俠義精神。但這句話可能不應該做字面理解,或者說,他可能認為由于在傳統(tǒng)社會缺少足夠的法律正義,必須有犯禁的俠客出面解決。
          ⑧漫威電影雖然在英雄超能力上比武俠世界更腦洞大開,超人可以撼動星球,而最大膽的俠客想象也無非可以用動車速度趕路,但除此之外,漫威宇宙是趨近現(xiàn)實的。相反,武俠世界對現(xiàn)實更像是逃避。
          ⑨也就不難理解,斯坦?李可以不斷在漫威電影中客串,給出一個個彩蛋,而金庸老爺子絕不可能去扮演平一指或西山一窟鬼中的角色。論藝術成就,兩個世界也許很難有高下比較,但從社會學角度來看,漫威宇宙無疑更開放、更面向未來。對當代中國人而言,比金庸武俠人物更具有現(xiàn)實感的英雄形象,還在未來的某個空間靜靜等待。
    (光明網(wǎng)?時評頻道)
    (1)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美國漫畫界元老級人物斯坦?李與金庸老爺子同時辭世巧合得不同尋常,讓人們很自然地把他們聯(lián)系在了一起。
    B.金庸是中國最負盛名的武俠小說作者,而斯坦?李創(chuàng)造了八成以上的漫威知名角色,被稱為漫威的靈魂人物,作者稱他們?yōu)闁|西方“武俠之父”。
    C.金庸學貫中西,其小說不少地方借鑒了西方電影劇本的技巧,與主要從中國傳統(tǒng)“俠”形象中汲取營養(yǎng)的梁羽生的作品大相徑庭。
    D.東西方文化中共同的對英雄的需求,在某種意義上跨越了文化界限,東西方表現(xiàn)英雄主義的作品均有悠久歷史。
    (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從“東西方兩位武俠世界的創(chuàng)造者”離世的巧合說起,闡釋了東西方武俠文化的異同,①②③段先講共同點,第④段轉折過渡到講差異。
    B.本文綜合使用了比較、舉例、引用等論證方法,論證東西方文化的異同在中國武俠作品、美國漫威宇宙中的一些表現(xiàn)。
    C.文章引用約瑟夫?坎貝爾在《千面英雄》中所言“每個人都擁有他自己蘊藏強大能量的夢中的萬神殿”,說明這夢想在某種意義上跨越了文化界限。
    D.金庸武俠世界與斯坦?李的漫威宇宙存在相當明顯的差異,這種差異很大程度上來自于東西方文化本身對一些價值的理解不同。
    (3)根據(jù)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漫威宇宙中的超級英雄在主持正義時,通常會考慮到法律這個限制因素,而金庸筆下大部分武林人物都不入世,經(jīng)常不在意破壞既有法律。
    B.漫威超級英雄總是憑借超能力除暴安良,主持正義,斗爭到底,中國人常翻譯成“俠”,如蝙蝠俠、鋼鐵俠……說明在中國人心目中,他們和俠客極為相似。
    C.金庸武俠里的主角如果不考慮自己的能力與責任,就不足以成為一個成熟的英雄,只知一味追求高深的武功,很難成長為像郭靖那樣的以保衛(wèi)大宋為己任的大俠。
    D.文章標題中“需要英雄的世界一直會在”和末段內容,說明對當代中國人而言,比金庸武俠人物更具有現(xiàn)實感的英雄形象,還有待未來作家們去創(chuàng)造。

    組卷:9引用:17難度:0.8

(二)實用類文本閱讀(12分)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小心象出沒!5月27日20時30分,15頭野生亞洲象進入云南省玉溪市峨山縣城。視頻監(jiān)控中,成年野象把小象護在中間,在公路上橫向一字排開,浩浩蕩蕩,一路向北。
          原保護區(qū)內外適宜的棲息地減少,是野象逃離西雙版納家園的根源。西雙版納自然保護區(qū)是中國境內亞洲象分布最多、最集中的地區(qū)。錯綜復雜的公路和鐵路將一塊塊森林切割,持續(xù)發(fā)展的村莊和城市也在一天一天蠶食著大象本就不多的棲息地。
          自然保護區(qū)區(qū)域內外土地利用形式不同,保護區(qū)內是森林,保護區(qū)外是農田,但這些地方原來都是野生大象的棲息地。正常情況下,大象白天在保護區(qū)內的大樹下乘涼,到溪邊玩水、休息,傍晚走到保護區(qū)和村莊中間的過渡帶尋找苞谷、甘蔗、水稻等食物。
    “這是產(chǎn)業(yè)結構調整的問題,需要當?shù)卣⒏呒墑e管理部門來想辦法解決。”張立分析說,對于自然環(huán)境好、野生動植物資源豐富的西雙版納等地,不能以GDP為其發(fā)展的唯一評判標準,這些地區(qū)承擔著更重要的自然環(huán)境保護、生物多樣性保護等重任。
    (節(jié)選自《中國新聞周刊》,2021年5月30日)材料二:
          韓正表示,各國命運休戚與共。宇宙只有一個地球,人類共有一個家園。為實現(xiàn)人類永續(xù)發(fā)展,我們需要一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地球,一個清潔美麗的地球,一個開放包容的地球。今年,中國將在昆明舉辦《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這次大會將制定“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繪制未來10年生物多樣性保護藍圖。我們要攜手努力、抓緊行動,確保大會取得積極成果,共啟全球生物多樣性治理新進程,推動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一是要走合作共贏之路,加強溝通,相向而行,共促框架談判進程。二是要走雄心與務實兼?zhèn)渲罚茖W研究和制定2020年后行動目標,確保合理性和可執(zhí)行性。三是要走共同提升之路,加強資源調動和執(zhí)行保障力度,切實提升發(fā)展中國家執(zhí)行能力。
          韓正表示,在習近平生態(tài)文明思想指引下,中國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取得顯著成績。中國劃定生態(tài)保護紅線,建立國家公園體系,實施生物多樣性保護重大工程,陸地和海洋生態(tài)環(huán)境得到明顯改善。我們將按照高質量發(fā)展的要求,持續(xù)改善環(huán)境質量,建設美麗中國。
    (節(jié)選自新華社,2021年1月15日)材料三:
          在生物多樣性保護中,“大地倫理”具體的實踐法則雖然并不適用,但是其基本思想?yún)s能夠提供相當重要的道德理由。這一思想就是地球上所有生命都處于共同體之中,它們擁有相同的祖先,經(jīng)歷過相同的演化歷史,通過休戚與共的生命之網(wǎng)互相影響、互相塑造。人類自始至終都是生命共同體的成員。人類馴化了各種動物、植物和微生物,而它們也以各種方式改變了人類的飲食、文化、習俗,甚至情緒反應和身體構造,因此也可以說它們同樣馴化了人類。森林、草原和海洋,提供了維持人類文明的基本物質資料,同時也是神話傳說、藝術創(chuàng)造的靈感來源以及人類歷史巨變的舞臺和觀眾。
          生物多樣性危機源于人類對自身的這種根本境況的遺忘,源于對身處其中且須臾不可離的生命共同體的遺忘。這種遺忘是近代西方文明發(fā)展的副產(chǎn)品。隨著科學和技術革命,在宗教、哲學、政治等多方面的影響下,近代西方人對人性和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產(chǎn)生了越來越深的誤解。伴隨西方文明的擴張,這種誤解在全世界造成了災難性后果。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道德理由,根植于對人類作為生命共同體成員這一根本境況的重新認識,根植于對人類加諸自身的人性幻想的徹底拋棄。現(xiàn)代演化生物學和生態(tài)學已經(jīng)全面而具體地揭示出事物普遍聯(lián)系的整體自然觀。奈斯呼吁我們構建與此相符的生態(tài)智慧和具體的實踐規(guī)范。羅爾斯頓強調,作為產(chǎn)生包括人類在內的一切有價值事物的母體,自然具有至高的系統(tǒng)價值。而克里考特則指出,隨著生態(tài)自然觀的揭示,人類的“生命同理心”將大大增強,能夠也應當認識到所有生命形式的內在價值。其實,這些整體主義環(huán)境倫理學的共同基石就在于一條可普遍化的道德原則:你應當善待產(chǎn)生并維持你之存在的共同體。而生物多樣性則是生命共同體最基本的特征,也是生命共同體得以延續(xù)的最基本的條件。在此意義上,人類作為自然之子的身份,恰恰是他保護生物多樣性最基本的道德理由。
    (節(jié)選自中國社會科學網(wǎng),2021年3月9日)(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如果西雙版納能夠解決好產(chǎn)業(yè)結構調整的問題,且不以GDP為其發(fā)展的唯一評判標準,就能承擔起自然環(huán)境保護、生物多樣性保護等重任。
    B.地球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家園,人類要獲得持續(xù)發(fā)展需要全球共同努力,共啟全球生物多樣性治理新進程,推動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
    C.“大地倫理”的基本思想就是地球上所有生命都處于共同體之中,它們經(jīng)歷過相同的演化歷史,通過休戚與共的生命之網(wǎng)互相影響、塑造。
    D.伴隨著西方文明的擴張,對人性和人與自然的關系產(chǎn)生的誤解在全世界造成影響,這導致了人類對自身根本境況的遺忘,產(chǎn)生了生物多樣性危機。
    (2)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材料一認為原保護區(qū)內外適宜的棲息地減少,森林被公路和鐵路切割,持續(xù)發(fā)展的村莊和城市是導致野象逃離西雙版納的原因。
    B.材料二認為保護全球生物多樣性,要走合作共贏之路、雄心與務實兼?zhèn)渲贰⒐餐嵘?,中國將與全球其他國家共促生物多樣性治理框架談判。
    C.材料一、二都談到了我國在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和生物多樣性維護方面已經(jīng)采取的切實可行的措施,并以高質量的要求,改善環(huán)境,建設美麗中國。
    D.材料二和材料三之間形成因果聯(lián)系,材料三內容是材料二內容的解釋說明。
    (3)三則材料都談及“生物多樣性”問題,但每一則材料的側重點不同,請概括分析每一則材料的側重點。

    組卷:2引用:5難度:0.6

(三)文學類文本閱讀

  • 3.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燕食記
    葛亮
          在此之前,我為了采訪“同慶樓”的榮師傅,足足準備了兩個月。但在三天前,榮師傅離開了。
          這個消息對我不啻驚雷。很快,媒體就發(fā)出了消息,說九十六年的老店同慶樓要易主了,改了個名叫“同慶茶室”。誰接了盤?就是店里原來的八個老伙計。
          我心里一陣頹然。
          說起來,跟這個茶樓文化的研究項目,是我一個夙愿。祖父四十年代時,曾經(jīng)短居粵港,在他一篇舊文里,確切而生動地寫過廣式的點心,難得文字間竟有不少機趣。在我看來,面目嚴肅如他,定是受了許多的感染,甚以為是,方落筆成趣。其中呢,他又重點地寫了同慶樓。一個談不上是老饕的人,竟在蓮蓉包上盤桓了許多筆墨,這足以讓我好奇。難得的是,竟還有許多的考據(jù)。
          我初來香港讀書,姑祖母為我接風,便在同慶樓。那也是我第一次領略廣東的“茶樓”?!帮嫴琛钡年囌蹋瑹狒[得不像話。人頭攢動,茶博士穿梭其間,眼觀六路。竟好像與所有人都十二萬分的熟稔。這份眼力見兒,一個熟客剛坐下來,他便拿起一個鉤桿,利索索地將來客的鳥籠掛到天花板上去,下一刻便去了另張桌子收拾招呼。我當時瞠目,渾然不覺身處香港鬧市,仿佛進了某個民國戲的攝影棚。小時候,與外公也去過老式茶館。外公手里捧著那把老朱泥,一喝便是一個下午。安安靜靜地,喝到夕陽西下,人的胃口喝淡了,心也清淡了。這份清淡,于一個兒童卻很不相宜。跟了幾次,我就再不要去了。而同慶樓的滿目煙火,卻讓我一下子就愛上了。
          過了一會兒,便見后廚搖搖晃晃地走出了一個胖大身形的人。滿面紅光。他很靈活地在人群中閃身而行,一路拱手,和每座的食客賀著新年。而似乎人人也都認識他。
          走到我們這一桌,他喜氣洋洋地說,鐘太,恭喜發(fā)財。
          姑祖母看看我,說,師傅,有人贊你的包點好好味呢。
          榮師傅看看我,說,誰家的年輕人,好靚仔。
          姑祖母說,你倒是認一認,像是誰?
          榮師傅認真地看了一會,搖搖頭,說,熟口面,又想不起在哪里見過。
          姑祖母說,這是我小哥的孫。
          榮師傅的笑凝在臉上,似乎心思游離在回憶里,方才一驚,說道,是毛教授的后人?
          姑祖母說,所以說,這舌頭是跟著血脈生的。過往我們兩兄妹,為了你這口蓮蓉,從廣州的得月閣,跟到香港同慶樓。
          榮師傅哈哈大笑,笑得很開懷。
          我就這么和榮師傅認識了。榮師傅是同慶樓的行政總廚,從老字號遷港。歷經(jīng)三朝。在店里的威望足夠,對我總像是個爺爺輩的人,笑得如同他手打的蓮蓉。溫軟厚糯。后來,發(fā)現(xiàn)了爺爺?shù)倪@本筆記,我更覺得如冥冥中有所示。思量再三,我便申請了一個關于粵港傳統(tǒng)文化的研究項目,打算好好地和榮師傅談一談。
          誰知苦心孤詣,準備了兩個月,待到要和榮師傅見面,卻碰到了同慶樓“政變”。
          我在榮師傅家里見了他。
          他見了我,似乎十分高興,拿出一整個“金枕頭”,叫身邊的人劈開來給我吃。
          作為同慶樓的行政總廚,辛苦了幾十年,榮師傅住得不算寬敞,甚至可說是簡樸。四十年的老唐樓,兩室一廳。年久失修,空調轟隆作響。我的目光,在窗前被經(jīng)年煙火熏得發(fā)黑的神龕流連。
          榮師傅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便說,家有房屋千棟,睡覺只得三尺。
          我終于問,榮師傅,您真的不做啦?榮師傅本已黯然的目光,閃動了一下。
          我說,您那打蓮蓉的手藝,是撐住了同慶樓的。
          榮師傅笑一笑,問,毛毛你倒說說,要打好蓮蓉,至重要是哪一步?
          我自以為做足功課,便說,挑出蓮心?挑走了才沒有苦味。
          榮師傅嘆口氣,說,至重要的,其實是個“熬”字。
          我就說說自己這顆老蓮子吧。自我在得月閣,由學徒做起,如今已經(jīng)七十年。這七十年,同慶樓風里浪里,多少次要關門的傳聞。我呢,都當它是雨打窗,只管在后廚打我的老蓮蓉。去了蓮衣,少了苦頭,深鍋滾煮,低糖慢火。這再硬皮的湘蓮子,火候到了,時辰到了,就是要熬它一個稔軟沒脾氣。九十六年的老店啊,捱過一九九七年的金融風暴,撐過二〇〇三年的非典,他們說關,就關?!
          聽到這里,我終于明白了過來,說,所以這店,讓那八個老伙計盤下來了。
          榮師傅愣一愣,笑了,說,是特許經(jīng)營權,一次過三年期租。那幫老家伙。哪來這么多錢?一月租金就是四十萬啊。這不是遇上了大金主了嗎?哈哈哈。
          我囁嚅了一下,榮師傅,莫不是……?
          榮師傅還是笑,他擺擺手,不說了,不說了,都是身外物。這同慶樓啊,熬過了所有的人,連同我這把老骨頭,也熬到了今天。你說說,是不是合該和它同生共死,總得幫它熬到百歲整啊。
    (有刪改)(1)下列對本文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小說開篇設置懸念,“我”用兩個月時間準備采訪的“同慶樓”前朝元老榮師傅,竟在三天前離開了,媒體的消息也為懸念助力,引發(fā)讀者的閱讀興趣。
    B.小說寫祖父舊文相關情節(jié)時三用“竟”字。第一處寫出“我”對面目嚴肅的祖父寫廣式點心富有機趣的驚訝,后兩處與第一處所寫內容不同但情感相近。
    C.“我”小時候陪外公去喝茶的老式茶館,與廣東的茶樓形成對比,一個冷清,一個熱鬧,寫出“我”對滿目煙火的廣東茶樓的喜愛和對老式茶館的不喜。
    D.小說有些內容看似矛盾卻意味深長,比如榮師傅做了幾十年的行政總廚卻住著簡樸老舊的住字,最后卻是接手同慶樓的大金主,小說讀起來曲折有致。
    (2)小說插敘了發(fā)現(xiàn)祖父舊文和姑祖母為初來香港讀書的“我”接風的情節(jié),請分析其作用。
    (3)葛亮說:“在這部小說里,我將中國文化傳統(tǒng)中的‘常與變’放在了一個制點心的師傅身上?!闭埥Y合文本分析這種“常與變”的表現(xiàn)。

    組卷:17引用:8難度:0.7

(二)語言文字運用II(本題共1小題,11分)

  • 8.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音樂可作為美育手段的心理依據(jù)是因為其獨有的感染力。①
     
    ,這種聲音藝術是運用音響、節(jié)奏和旋律塑造藝術形象的。當音樂的節(jié)奏和旋律變化通過聽覺器官傳入大腦,經(jīng)過大腦的分析綜合后,②
     
    :有愉悅的,也會有令人心煩厭惡的。
          和其他藝術一樣,健康的音樂能帶給人審美享受,影響著人們的意志、品格、情操,具有感化人、塑造人、拯救人的作用。正是③
     
    ,音樂也就被稱贊為最為流動,最為韻律,最為光彩化的語言。它能深刻地反映客觀現(xiàn)實,揭示人的道德世界的美和莊嚴,給人以精神的慰藉、澄澈和凈化。
    (1)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2個字。
    (2)文中畫波浪線處使用了什么修辭手法,請簡要分析其表達效果。

    組卷:1引用:8難度:0.7

四、寫作(60分)

  • 9.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①可恃者己,難恃者人。——魏源      ②一起向未來!——2022年北京冬奧會口號      上述材料對個人立身、人與人相處、國與國相交,都有著很多啟示,請你結合兩則材料,聯(lián)系自身的生活或時代,寫一篇作文,體現(xiàn)你作為新時代青年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結合材料,自選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組卷:7引用:3難度:0.5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