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九年級上冊《第14課 故鄉(xiāng)》2020年同步練習卷(1)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語文積累運用
-
1.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每對讀音都不同的一項是( )
組卷:88難度:0.7 -
2.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
組卷:445難度:0.8
二、閱讀
-
7.閱讀下文,回答問題。
故鄉(xiāng)
靳云鵬 ①上午和母親回到了闊別已久的故鄉(xiāng)。
②天氣不錯,陽光很好,雖已深冬,也并不覺得寒冷。
③先到了一個故友家,一下車,我們就被憨厚的笑容和質樸的寒暄包圍了。家長里短,問寒問暖,一杯茶還沒喝完,就有人續(xù)上了滾燙的水。我不知道應該說些什么,盡管我分明感覺到自己與他們其實還是沒有什么分別,除了歲月的風霜寫在各自的臉上;我只是有些心不在焉,心里總是惦著老屋。
④終于瞅了個空,徑自向我的老屋走去。說是老屋,其實這只是我一廂情愿的說法,因為那里也只剩下一塊宅基地了。但是,我還是愿意一去。
⑤一出大門,眼前是一片荒涼,看不見幾個房子,幾乎沒有任何參照物;可我走的還是二十年前的路線,雖然腳下確乎沒有任何蹤跡,應該已經算不得路,但方向卻更加清晰、固執(zhí)。舉目遠望,微微起伏的地表,草草地勾勒出粗獷的線條;路旁那幾株紅柳還在,依然虬曲遒勁,像是我的航標;待走近了細看,才發(fā)現它們的根部已經在皚皚的鹽堿物中腐朽--所謂遒勁,不過是被時光凝固的姿態(tài)罷了。然而,路邊那幾叢在春日里率先泛綠在寒風中簌簌發(fā)抖的芨芨草呢?那幾個被村民遺棄在路邊生了苔銹的碌碡①呢?那些連綿的場圃和堆積如山的秸稈呢?還有那幾條從場圃里冷不丁地竄出來嚇我一身冷汗的奸猾的狗呢?
⑥什么也不復存在了,連一道溝一道坎也看不見了。是年復一年蕭冷的無情的雨沖刷了它們?還是日復一日寂寞的善變的風填平了它們?一切,只留給遙遠的記憶,收藏在我單薄的行囊中。
⑦急行幾步,我準確地來到了我的老屋。這里不過是一個矮矮的土堆,幾步跨上去,剛立住腳跟,記憶的閘門便轟然打開,舊時的情景如浩浩長風撲面而來。
⑧一切如在昨日,卻又恍如隔世。我有些慌亂地在四邊轉了幾圈,試圖找到那一段低矮的土墻的痕跡,那是我們從田地里勞作晚歸后小憩的地方,在多少個夏日黃昏炊煙初起的時候,那里曾響起我清揚的笛聲。那一排小平房也只剩了幾塊風化殆盡的土坯,那是我們姐弟幾個夏夜納涼的絕佳之地,幾個人躺在房頂上,正對著滿天繁星做無窮無盡的遐想時,卻聽得幾聲狗叫,起身惶然四望,卻是晚歸的村民走過。那間小小的炭房更沒了痕跡,里面的炭塊總是存放得很少,那些年的冬天似乎總是特別寒冷而漫長……
⑨所有的追尋都是徒勞,我只好慢慢地坐下來,閉上眼睛,去靜靜地感覺故鄉(xiāng)清冷的風吹過我的面龐。
⑩離開故鄉(xiāng)真的太久了。就在這個光禿禿的土堆上,我卻像回到了真正的家,那滄桑厚重的回憶給我以真實的回歸。年少離開的時候,我應該是帶著行囊的;而今早已過了而立之年時回到這里,似乎依舊是孑然一身。我是從何時開始背負著一個理想的空殼在行走?在我日漸麻木之前的那悄然逝去的青春年華可曾有過我心的追逐?
?“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②?”生命的堅持與生存的法則總是難于抗衡。從寂寂鄉(xiāng)村到喧囂城鎮(zhèn),從不名一文到略顯小資,原以為這十數年的奮斗是一個接近理想的過程,回頭一望,只看見來的路上荒草連天。遼遠簡陋的農村天地,曾給了我對自身美質不斷發(fā)掘與拂拭的空間;而如今,我的所謂奮斗,卻只是對自我生存潛力的挖掘,只是為著生存的本能反應罷了,因之衍生的則是按捺不住的浮躁與極力掩飾的虛偽。于是,漸行漸遠,我離開了原來的自己。理想的行囊,其實從未打開過。
?理想如果能徹底遺忘,也許不是一件壞事;而我,竟是終不能忘。故鄉(xiāng),總給我以特別的清醒。在她的荒涼與清寂中,我可以張開肺葉大口地呼吸,不必在意空氣的污濁,還可以看呆笨的灰雀撲棱棱從身邊飛過,不必在意旁人的眼光;而這種唯我與忘我,源于最質樸的干凈,無論是身體,還是靈魂。
?正想著,聽到不遠處有人喊我吃飯,我起身應了聲,默然離開。
(選自《散文選刊》)[注]①碌碡(liù zhou):石制的圓柱形農具,總體類似圓柱體,用來軋谷物,平場地。②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語見陶淵明的《歸去來兮辭》,是陶公脫離仕途回歸田園的宣言。
(1)閱讀全文,完成填空。“我”的行蹤 心情 回到了闊別已久的故鄉(xiāng) / 離開老屋 默然
(3)賞析“急行幾步,我準確地來到了我的老屋”中“準確”一詞的表達效果。
(4)比較閱讀本文與魯迅的《故鄉(xiāng)》,回答問題。
①魯迅在《故鄉(xiāng)》一文中,用飽蘸深情的筆觸敘寫了故鄉(xiāng)的變化。結合本文的結尾部分,說說故鄉(xiāng)對本文中“我”的理想來說有什么作用。
②本文畫波浪線部分與下面的鏈接材料都有對環(huán)境的描寫,試比較兩處描寫的作用的異同。
[鏈接材料]第二日清早晨我到了我家的門口了。瓦楞上許多枯草的斷莖當風抖著,正在說明這老屋難免易主的原因。幾房的本家大約已經搬走了,所以很寂靜。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親早已迎著出來了,接著便飛出了八歲的侄兒宏兒。組卷:156難度:0.7
三、寫作實踐
-
8.學習生活中處處有對比,書桌的整潔與凌亂對比出習慣,做體操的認真與敷衍對比出態(tài)度。請關注生活,發(fā)現更多的具有對比性的現象,運用對比的表現手法,以《他的 與眾不同》為題寫一段文字。(100字左右)
組卷:7引用:1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