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山東省德州市夏津縣雙語中學高考語文適應性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現代文閱讀(35分)(一)現代文閱讀I(本題共1小題,19分)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一:
《紅樓夢》是一部偉大的小說,在敘事上采用了曲折復義的表達方式,明確說小說故事是假語存(賈雨村)、真事隱(甄士隱),在真假、有無、虛實之間,《紅樓夢》中有大量的藝術空白點,也就是“不寫之寫”。
“不寫之寫”應該主要從美學修辭學上來理解,而不是從索隱或隨意聯想的角度來理解。遺憾的是,“不寫之寫”大多數情況被屬于歷史學范疇的考證或非文學立場的索隱派所籠罩。一部藝術作品,所能寫到的東西相對于無始無終、波瀾壯闊的生活來講總是有限的。也就是說,“不寫之寫”在“寫”和“不寫”之間有一個辯證關系。對于作家來說,“寫”什么是值得反復思量和推敲的,“寫”是主要的,是呈現給廣大讀者和觀眾的,是他們能夠直接感知和認知的,是直接訴諸讀者直覺經驗的。至于“不寫”,則屬于并不完全由作家掌控的部分,由“寫”喚起人們對“不寫”感知、認知,這對作家來說不是一個輕而易舉的技能,對閱讀來說不是輕易能獲得的效果。
那么作家和作品中的“不寫之寫”究竟該怎么理解?作家的“不寫之寫”,應該是服務于其藝術目的的或者一定的藝術目的的。作家通過作品寫出來的東西,雖然是局部的,但可以意識到它的整體,這才是“不寫之寫”。換言之,是有限與無限的統一,是確定性和不確定性的統一,而并不是所有的空白、筆觸不到的都叫“不寫之寫”,不是在閱讀過程中隨意生發(fā)、隨意聯想到的內容都是“不寫之寫”。
從《紅樓夢》的文本舉例,如第三十五回寶玉與薛寶釵丫鬟鶯兒的對話。鶯兒笑道:“你還不知道,我們姑娘有幾樣世上的人沒有的好處呢,模樣兒還在次?!睂氂褚婜L兒嬌憨婉轉,語笑如癡,早不勝其情了,那更提起寶釵來!便問道:“好處在哪里?好姐姐,細細告訴我聽?!柄L兒笑道:“我告訴你,你可不許又告訴她去。”寶玉笑道:“這個自然的?!闭f著,只聽外頭說道:“怎么這樣靜悄悄的!”二人回頭看時,不是別人,正是寶釵來了。既然這個秘密是鶯兒不能告訴寶釵的,此時在鶯兒和寶玉對話時當事人寶釵闖了進來,鶯兒當然不能當著寶釵的面給寶玉說了,況且是秘密呢。薛寶釵究竟有什么別人都沒有的好處,讀者也就無法知道了。這個“不寫之寫”,是永無直接答案的。不是寶玉以后沒有機會再向鶯兒求證求解,而是作者“不寫”了。
“不寫”使文本具有了開放性,使我們可以憑借自己的經驗來豐富和確認,在閱讀理解中讓薛寶釵的性格豐富起來。而《紅樓夢》的敘述又是具有文本的自足性、自洽性的,作家“寫”了很多,“寫”又限定了我們的理解和聯想。薛寶釵有世上人少有的好處,作家為了讓你關注、揣摩他的藝術描寫,從設置懸念和激發(fā)閱讀動力與興趣來說,也是不會輕易直接告訴你的。急于求解問題的答案有,也沒有,鶯兒接下來要說的成為了文本的“空白點”,這就是“不寫之寫”的妙處。
這樣的“不寫之寫”,構成了文本理解的不確定性,但具有理解的合理性。因為這些不寫之寫,是讀者可以根據上下文,根據對人物一貫的性格、行為邏輯、情感取向推測到的,但又不能完全說明白,不能完全“意于言表”,從而使藝術具有含蓄雋永、味之無窮的韻致和品格。
(摘編自孫偉科《<紅樓夢>中的“不寫之寫”》)材料二:
空白是中國畫構圖中處理黑白關系的主要手段。在《紅樓夢》的畫家筆法中,空白是被經常運用的一種。曹雪芹曾通過薛寶釵之口表達了他對繪畫創(chuàng)作的見解。但作為一個精通繪畫的作家,曹雪芹“自覺引進繪畫技法”來進行《紅樓夢》的創(chuàng)作,從而使其“不僅繪景、狀物在妙合畫理,而且寫人、敘事也往往默運畫學神髓,融入丹青技法”。他在作品中就特別注意這種空白手法的運用,不時在《紅樓夢》中留有空白。
《紅樓夢》中制造空白的手法,除了語言、情節(jié)的省略及“不寫之寫”等以外,還利用“矛盾”制造空白,創(chuàng)造出朦朧、模糊的藝術意境,從而增強了小說的空靈之美。例如:寶玉酒醉后要攆李奶媽,但被襲人勸住了,并沒有攆,而李奶媽卻說寶玉攆了茜雪。這看起來相矛盾,但實際是另起了頭緒,是將茜雪“出去”的一段情節(jié)通過“矛盾”制造了空白,使讀者可任意馳騁自己的想象去推想這其中的緣由。張愛玲就認為茜雪是“負氣走的”,對此,倒是脂硯齋頗能理解作者的原意,他說:“照應前文,又用一‘攆’字,屈殺寶玉。然在李媼心中口中畢肖?!笨梢?,作者筆法真是高妙,既塑造了茜雪形象,又刻畫了李奶媽形象,可謂“一石二鳥”。
這正是空白的妙處。因為像這樣的情節(jié)若實寫了,不但容易使筆墨輕重不均,沖談主調色彩,而且還使情節(jié)受到了限制,顯得死板不活。而這里運用以虛寫實、計白當黑的空白藝術手法,則使有限的畫面中生出無限煙波,創(chuàng)造了煙云模糊的意境,增強了小說的空靈之美。若通部中萬萬件細微之事俱備,《石頭記》真亦太覺死板矣。
(摘編自曹金鐘《“矛盾”與<紅樓夢>中意境的創(chuàng)造手法》)(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紅樓夢》中,曹雪芹運用“不寫之寫”藝術手法創(chuàng)設了大量的藝術空白點,借以體現作品真假相依、有無相生、虛實相合的故事特點。
B.紅學研究的考證派和索隱派在對“不寫之寫”進行探究時,盡管忽視了“不寫之寫”的美學意蘊,卻大大提高了《紅樓夢》的歷史價值。
C.“寫”和“不寫”影響著作品質量:“寫”得越少,文本的開放性就越強,讀者聯想空間就越大;情節(jié)交代得越實,作品就越死板僵化。
D.小說創(chuàng)作中造空白并非一般意義上的隨意而為,而是對已有內容的適度限制和對未寫內容的有意設置,具有更加含蓄雋永的審美意趣。
(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就“寫”與“不寫之寫”而言,“寫”是主要的,“不寫之寫”則是建立在“寫”的基礎之上的,二者有機統一,相得益彰。
B.“不寫之寫”構成文本理解的不確定性,對這種不確定性的合理解讀,不是作者所能影響的,主要取決于讀者的理解能力。
C.《紅樓夢》通過設置前后不一致或不合常理的情節(jié)來制造矛盾,以此形成空白,引發(fā)讀者探求真相,推想緣由,深入體味。
D.讀者在閱讀過程中,如果不能對作品的留白、空白、不寫之寫做出合理的聯想、填補,便有可能誤解、曲解作品的應有之義。
(3)結合材料內容,下列選項中不能體現“不寫之寫”手法的一項是
A.第十三回,秦可卿的死訊傳出來之后,身為公爹的賈珍“哭的淚人一般”,并表示“盡我所有罷了”來料理喪事;而對作為丈夫的賈蓉有何表現卻未作交代。
B.第三十五回,傅家兩個嬤嬤受差遣看望挨打的寶玉時私下談論他“連一點剛性也沒有”,后文只寫寶玉與鶯兒閑話打絡子一事,卻不再對二人作其他描寫。
C.第四十回,劉姥姥在宴會上逗笑,作者逐一展現了湘云、黛玉、寶玉、賈母、王夫人、薛姨媽、探春、惜春等人的情態(tài),但卻沒有寫寶釵和迎春二人的反應。
D.第七十五回,中秋賞月,賈政要求限一“秋”字即景作詩??戳速Z蘭的詩,賈政“喜不自勝”,并“講與賈母聽”;寶玉做完,賈政看了卻只是“點頭不語”。
(4)作者在小說中設置空白有哪些好處?請結合材料簡要概括。
(5)《紅樓夢》第九十八回《苦絳珠魂歸離恨天,病神瑛淚灑相思地》寫了黛死釵嫁的相關情節(jié),林黛玉咽氣之際聲聲叫著:“寶玉,寶玉,你好……”說到“好”字,便渾身冷汗,不作聲了?!澳愫谩绷粝铝丝瞻祝芤l(fā)讀者對黛玉的心理、性格,以及寶黛愛情的豐富解讀,堪稱“不寫之寫”的典范。請結合材料,進行合理想象,在“空白”處補寫兩條內容,并對其簡要說明。組卷:46難度:0.6
(二)現代文閱讀II(本題共1小題,16分)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文本一:
馬
阿來 ①馬!對于一個藏族人來說,可是有著酒一樣效力的動物。
②我已經兩年多沒有跨上過馬背了?,F在,一看到它們的影子出沒在金色樺樹掩映的路上,潛伏在身上的全部關于這種善于馳騁的動物的感覺一下子就復活了。那種強健動物才有的腥膻味,蹄聲在寂靜中震蕩,波浪一般的起伏,和大地一起撲面而來的風,這一切就是馬。
③馬們一匹匹從山上下來。可那是什么樣的一群馬呀!矮小,毛色駁雜,了無生氣。
④我們上了馬。馬隊主人沒有馬騎,那一頭亂發(fā)的腦袋在我膝蓋那個高度起起落落。我問剛才他把馬叫什么?他說,牲口。這個回答使我高興。我胯下的不是馬,而是另一種東西。
⑤馬所以是馬,就是因為在食物方面有著自己特別的講究。在這一點上,馬和鹿一樣,總是要尋找最鮮嫩的草和最潔凈的水,所以它們總是在黎明時出現在牧場上,尋食帶露的青草。故鄉(xiāng)一個高僧在詩中把這兩者并稱為“星空下潔凈的動物”。我們在一塊草地上下了馬,吃干糧。這些牲口松了韁繩也不走開去尋找自由和水草,而是一下就把那長長的臉伸到你面前,鼻翼翕動著,呼呼地往你身上噴著熱氣,那樣的馴順,就是為了吃一點機器制造出來的東西。我的那一匹,就從我手上,伸出舌頭來,把一包方便面、一個夾肉面包卷到口里吃進肚子里去了。
⑥半夜里醒來,先是看見星星,然后是高崖上突然斷裂的一道冰川,齊齊的斷口在那里閃著幽幽的寒光。月光照在地上,那些馬一匹匹站在月光下。因為我是躺著的,所以,它們的身軀在我眼里顯得很高大。那些簡陋的鞍具也卸下來了。月光不論多么明亮,都是一種夜晚的光芒,恰好掩去了眼前物體上容易叫人挑剔的細節(jié),剩下一個粗略的輪廓。這樣的因造成了一個果:牲口重新成了法國人布封在書中贊譽過的、符合我們的經驗與期望的馬了。
⑦布封說:“它們只是豪邁而狂野?!?br /> ⑧在這樣的一個寒夜里,它們的行走是那么輕捷,輕輕一躍,就上了春天的融雪水沖刷出的那些提岸,而林子里任何一點細小的響動,都會立即叫它們的耳朵和尾巴陡然一下豎立起來。我的那匹馬向著我走了過來,鼻子噴著熱氣。它內在的稟性仍然是一匹馬:渴望和自己的騎手建立情感。它舔我左手,又去舔右手。我空著的那只手并沒有縮回被子里,撫摸著它那張長臉上的額頭中央。這樣的撫摸會使一匹好馬懂得,它的騎手不是冷漠的家伙。
⑨我們的諺語說:人是伙伴而不是君王。
⑩過去我所知的馬是黃河上游草原上的河曲名馬,那些馬總是引起我歌唱的欲望。今天,一匹山地馬和它的一群同伴,也引起了我的這種欲望。
?第二天騎涉過一個海子,同行的朋友把這個過程完整地拍了下來。休息的時候,我從監(jiān)視器里看那個長長的鏡頭。一到電視畫面里,那匹馬在外形上就成一匹真的馬了。我看見它馱著我涉入湖水,越來越深,最后在水中浮起來,慢慢地到了對岸。然后揚起前蹄,身子一縱,上了半人高的湖岸。它馱著我,在一個孕雪的下午,在彎曲的湖岸上飛跑起來;從一段枯木上躍過,那么輕捷、靈敏。于是,我在它背上所有的感覺都復活了。
?頂著刺眼的陽光,給馬備上鞍子,再在鞍子上捆好我們帶來的所有東西。這一來,它們又不像是馬,而像是牲口了。它們短小的四肢都深深地沒入了雪里,它們窄窄的胸膛推開積雪,開出了一條道路。馬的主人說,以前,有人從別的地方買來過名馬,但在崎嶇的山路上,在這樣的大雪里,不是跌殘就是摔死了,那些神氣十足的馬在我們這里沒有用處,而這些牲口,命賤,像是使不壞的東西。
?這些矮小、堅忍的山地馬,又搖響了脖子上的鈴鐺,馱著我們上路了。這時,有人發(fā)現,騎這些馬根本不必要用手去提著韁繩,它們自會順著熟悉的道路往前走,不需要人來告訴它行走的方向。我禁不住想這些馬確實該有另一個名字,就叫牲口。
?這些牲口這樣走著,我們就成了貨物,沒有生命的東西,從一個地方被運到另一個地方。事實正是如此。是的,在我的家鄉(xiāng),這樣的搬運工作不勞馬做,幾頭牦牛就可以了。
?在我的美感中,馬是風暴,是閃電,牛才是這樣百折不撓的堅忍綿長。人總是這樣的:不否認生活中需要牛,但總認為作為一個個體,自己更加適合美麗的、矯健的馬。更主要是認為,這樣的勞役對于馬是不適合的。我不能使它們完全變回去,恢復馬的一切天性了。我相信,它們的祖先也是從草原上來的。它們是淪落了的一群,在傳遞血脈的同時,傳遞了它們對于山地的適應一一使高大的身軀日漸矮小,來對付復雜的坎坷。這原本無可厚非。但它們同時傳遞了認命的悲哀,逆來順受,蕩盡了英雄氣息,而淪落為這樣的一群。是的,它們只好叫作牲口了,因為它們已經沒有了馬的靈魂。沒有想到人在社會里,從遺傳,從四周環(huán)境不斷得到的淪入平凡、甘于平凡的指令,不斷喪失個性的過程早就在生物界演示過了。
?這個世界正在把一切淪于平凡。
文本二:
在阿來的散文中,言說主體的身份影響著他散文的述說視角。不同的社會身份讓阿來看到不同的社會、自然景觀。整體來看,阿來的散文大致有這樣三重述說視角:藏族人視角,知識分子視角,人類視角。
(摘編自馮茂桐《阿來散文的藝術特色》)(1)下列對文本一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開篇扣題,點明在藏族人心中馬就像酒一樣能夠讓人激情澎湃,以此強調馬的重要,寄寓著作者深厚的情感。
B.夜里宿營時,“我”的馬過來親近“我”,“我”也給予積極的回應,很好地詮釋了“人是伙伴而不是君王”的諺語。
C.“牲口”命賤卻使不壞,名馬雖神氣十足在山地卻沒有用處,作者在理性審視山地馬的同時也對名馬進行了批判。
D.山地馬不需駕馭即可自行前進,這使作者感覺自己成為沒有生命的貨物,失去了作為一名騎手策馬馳騁的豪邁感。
(2)下列對文本一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本第⑥段的描寫富有特色,冰川的寒光和皎潔的月光從正面襯托出山地馬的高大,簡陋的鞍具從反面襯托出山地馬的不凡。
B.文本分別用“馬”和“性口”來指稱山地馬,但是這兩種稱謂在表達涵義上卻有很大的差別,傳達出作者不同的感情和態(tài)度。
C.眼前所見的山地馬屬于實寫,心目中理想的馬則屬于虛寫,虛實有機結合,兩種馬互為襯托,豐富了形象,拓展了文章內涵。
D.文本將生動的描寫、豐富的想象、真摯的情感和深刻的議論融為一體,表現了作者濃郁的人文情懷,體現出作者獨特的文風。
(3)作者對山地馬的情感態(tài)度經歷了怎樣的變化過程?請結合文本概括說明。
(4)文本二提到的阿來散文的“三重述說視角”在文本一中是如何體現的?組卷:47引用:14難度:0.6
(二)語育文字運用II(本題共1小題,9分)
-
7.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自動抓取冰壺,① ,精準擊打。近日,樂聚機器人聯合哈工大計算學部、松靈機器人等研發(fā)的冰壺機器人正式進入冰壺賽場測試,其利用人工智能、圖像識別、自動控制等先進技術,彌補冰壺戰(zhàn)術分析手段的不足,輔助運動員進行訓練,為冬奧會提供科技服務。
在研發(fā)過程中,能更好地為了讓機器人服務冰壺這種“冰上的國際象棋”運動,在“投擲控制”和“博弈策略”兩個層面項目團隊進行了攻關。一方面利用人工智能方法,通過強化學習模擬決策過程,搜索最優(yōu)策略;一方面為了克服冰壺投擲的不確定性,讓機器人實時追蹤冰壺的運動速度,并且進行在線學習實時調整投擲模型,從而② 。
北京冬奧會期間,這款冰壺機器人將作為③ 的標志性成果,在“冰立方”比賽現場進行展示,并在群眾體驗場與觀眾進行互動。
(1)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語病,下列修改最恰當的一項是
A.為了能更好地讓機器人服務冰壺這種“冰上的國際象棋”運動,項目團隊在“投擲控制”和“博弈策略”兩個層面進行了攻關。
B.項目團隊能更好地為了讓機器人服務冰壺這種“冰上的國際象棋”運動,在“博弈策略”和“投擲控制”兩個層面進行了攻關。
C.為了讓機器人能更好地服務冰壺這種“冰上的國際象棋”運動,項目團隊在“投擲控制”和“博弈策略”兩個層面進行了攻關。
D.項目團隊為了讓機器人能更好地服務冰壺這種“冰上的國際象棋”運動,在“博弈策略”和“投擲控制”兩個層面進行了攻關。
(2)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0個字。組卷:27引用:4難度:0.7
四、寫作(60分)
-
8.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歌手龐龍表示:我不想再為迎合大眾口味去唱自己不喜歡的歌,我要做自己真正喜歡的音樂;喜歡我的人就來聽,不喜歡的人遺忘我就好。
作家梁曉聲如是說:我是可以寫出暢銷書的,我寫了這么長時間,太知道加入什么元素、怎么操作就會暢銷了,但我不愿意這么干。
以上材料引發(fā)了你怎樣的思考與感悟?請寫一篇文章,闡述你的看法。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題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組卷:13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