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八年級上冊《第14課 背影》2023年同步練習卷(21)
發(fā)布:2024/8/31 2:0:8
一、選擇題
-
1.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使用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ā 。?/h2>
組卷:69引用:2難度:0.8 -
2.下列關于課文的說法有誤的一項是( )
組卷:139引用:6難度:0.9
二、基礎知識
-
3.根據(jù)拼音寫漢字。
(1)我看見他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pán shān
(2)他少年出外謀生,獨立支持,做了許多大事。哪知老境卻如此 tuí táng
(3)他再三zhǔ fù
(4)我讀到此處,在 jīng yíng組卷:41引用:2難度:0.8
三、解答題
-
8.寫母愛的文章很多,寫父愛的卻相對較少。請課后收集一些描寫父愛的佳作,編輯成冊,推薦給朋友閱讀。
組卷:3引用:2難度:0.5
四、現(xiàn)代文閱讀
-
9.閱讀下文,回答以下各題。
父親拾稻穗
趙柒斤
①每當伏天來臨,我就莫名想起當年收割早稻期間發(fā)生在父親身上的一些事,越發(fā)覺得父親對我們小時候的“節(jié)儉教育”很特別。
②三十年前的七八月份,正是老家“雙搶”(搶收早稻、搶插晚稻)的黃金時節(jié)。脫下的稻谷裝進蛇皮袋被我們搬回家,剩下的稻草、稻茬和脫粒機等便默默地站在烈日下,無奈地接受著火一般陽光的炙烤。
③臨近中午,如鋼水一般的陽光在密集的蟬聲催促下,越發(fā)瘋狂地把對大地及萬物的“熱愛”,灑在稻草及稻茬上,連它們發(fā)出“吱吱”的哀求也不顧。而此時,父親往往正獨自一人在稻田里收拾“殘局”。
④他頭戴一頂草帽,肩搭一條毛巾,挎著畚箕,睜大雙眼,像雷達一樣搜尋著稻草、稻茬。發(fā)現(xiàn)稻茬旁有一個稻穗,他便彎下腰拾起來;翻閱上過脫粒機的成堆稻草,哪怕看到一根稻草尖上還留有幾粒稻谷,他也急忙用左手將它們搓下來放進畚箕。父親每一次彎腰拾稻穗、站起搓稻谷的動作,都像在對稻田、稻谷行著一種非常古老而虔誠的謝禮。每次“清掃”脫粒機和蛇皮袋旁不小心“蹦”出去的稻谷時,他就像發(fā)現(xiàn)了金礦似的,小心翼翼地蹲下身子把畚箕口對準那幾十粒甚至幾粒稻谷,用臨時做的稻草小掃帚輕輕往里掃,用嘴吹去上面的細土和灰塵,最后才讓它們與稻穗合并……
⑤父親總在大家午飯前對收割的稻田進行一次“搬家式”檢查,這個“規(guī)矩”沒人能改變。放棄午休,冒著中暑的危險拾稻穗的行為的確有點兒得不償失,但父親卻認為,糧食是不能糟蹋的。多少次,母親命我去稻田喊父親回家吃中飯,我看見的都是同樣的情景:田野里忙“雙搶”的老鄉(xiāng)這時幾乎都躲到陰涼處或回家休息了,只有父親頂著酷熱在那里撿稻谷。烈日當空,整個山村都籠罩在“吱——吱——”的蟬鳴聲中,那刺耳的聲音節(jié)奏強勁、鏗鏘有力。當父親直起腰,用草帽扇幾下涼風,扯下肩上的毛巾擦擦汗,抬頭看看天上的云朵,臉上露出微笑,這意味著他已將這一片收割后的稻田全部巡視了一遍,散落的“金子”都被他找回來了。
⑥父親一定要拖著疲倦的身子完成“粒粒歸倉”的使命,這才回家吃飯。母親總是略帶驕傲地責怪父親,說他一生都這樣,“大集體”時代搞“雙搶”,也是這個“德行”,對糧食的態(tài)度比對兒子還親??吹降咎锢锏牡舅搿⑷雎涞牡竟?,他不撿起來就渾身難受??伤麖臎]把集體稻田的稻穗、稻谷往家中帶回過一粒。
⑦父親一生節(jié)儉,即使到現(xiàn)在,家里生活條件已大為改善,年過八旬的父親依然過著粗茶淡飯的日子。每次見到良田被推土機鏟平或毀壞、糧食被糟蹋,他仍會長吁短嘆。而有父親做榜樣,勤儉節(jié)約也成為我們這些后輩一生的行為準則。
(選自《羊城晚報》)
(1)選文第①段有何作用?
(2)第③段的環(huán)境描寫有何作用?
(3)賞析文中畫線的句子。
每次“清掃”脫粒機和蛇皮袋旁不小心“蹦”出去的稻谷時,他就像發(fā)現(xiàn)了金礦似的,小心翼翼地蹲下身子把畚箕口對準那幾十粒甚至幾粒稻谷,用臨時做的稻草小掃帚輕輕往里掃,用嘴吹去上面的細土和灰塵,最后才讓它們與稻穗合并……
(4)文章第⑤段主要運用了哪種寫作手法?有何作用?
(5)本文刻畫了一位怎樣的父親形象?組卷:30引用:2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