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晉教版八年級(上)中考題同步試卷:2.1 千姿百態(tài)的地表形態(tài)(07)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共21小題)

  • 1.我國許多大河東流入海的主要原因( ?。?/h2>

    組卷:84引用:100難度:0.5
  • 2.我國許多大河滾滾東流,既溝通了東西交通,又產生巨大的水能,其原因是(  )

    組卷:380引用:190難度:0.7
  • 3.“一江春水向東流……”“大江東去浪淘盡……”這些描繪我國大江大河的詩歌,表明我國的河流大多自西向東流,這與自然環(huán)境的哪個特點有關?(  )

    組卷:20難度:0.7
  • 4.下列關于我國地形地勢對環(huán)境影響的敘述,正確的是( ?。?/h2>

    組卷:34引用:36難度:0.7
  • 5.我國西南山區(qū)常發(fā)生的地質災害有( ?。?/h2>

    組卷:157引用:25難度:0.7
  • 6.若發(fā)生地震,下列避震方法哪個是不正確的(  )

    組卷:40引用:13難度:0.7
  • 7.今年4月20日四川雅安市發(fā)生7.0級地震.地震時正確的逃生和自救措施非常重要,以下做法正確的是(  )

    組卷:43引用:14難度:0.9
  • 8.我國地勢第二、三級階梯的分界線是(  )

    組卷:909引用:57難度:0.9
  • 9.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發(fā)生7.0級地震,是因為它處于( ?。?/h2>

    組卷:23引用:14難度:0.7
  • 10.我國常見的自然災害有氣象災害和地質災害等,下列屬于地質災害的是( ?。?/h2>

    組卷:21引用:28難度:0.7

三、解答題(共6小題)

  • 29.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圖中甲是
     
    山脈,它是我國一、二級階梯分界線.該山脈北側有我國面積最大的盆地,是
     
    盆地.
    (2)城市a是湖北省的省會
     
    ,該城市是長江
     
    游最大的城市和交通樞紐.
    (3)“一年開草場,二年打點糧,三年五年變沙梁.”這句話描述的是由于土地利用中過度開墾帶來的
     

    題,A、B、C、D四個區(qū)域中最容易出現這種現象的是
     

    (4)秦嶺-淮河一線是劃分A、D兩區(qū)的分界線,
     
    mm年等降水量線和
     
    月0℃等溫線都經過這附近.
    (5)圖中C區(qū)主要的自然地理環(huán)境特征是
     
    ;該區(qū)域主要牲畜中,被稱為“高原之舟”的是
     

    組卷:158難度:0.5
  • 30.某中學地理小組擬探究“西南地區(qū)泥石流多發(fā)的原因”,請你一起完成探究過程。
    探究主題:西南地區(qū)泥石流多發(fā)的原因
    探究方法:圖文分析法
    探究材料:嘗試探究:

    (1)地震帶與泥石流
    西南地區(qū)位于地震帶上,地震頻繁,巖石破碎,碎屑物質多,這是泥石流發(fā)生的物質條件。
    (2)地形與泥石流
    西南地區(qū)位于
     
    級階梯交界處,多山地,山高谷深,地表起伏大,這是泥石流發(fā)生的基本條件。
    (3)氣候與泥石流
    西南地區(qū)位于季風氣候區(qū),
     
    季降水集中,多暴雨,這是泥石發(fā)生的誘發(fā)條件。
    (4)人類活動與泥石流
    亂砍濫伐、毀林開荒等人類活動,使地表
     
    減少,加劇了泥石流發(fā)生的強度和頻率。
    歸納總結:泥石流的發(fā)生與地震、地形、氣候等自然原因以及人類活動有關。
    遷移應用:
    (1)人類的
     
    活動可以減輕泥石流的發(fā)生強度和頻率。
    (2)如圖3實線為等高線,虛線為泥石流路線,若此時游客正好位于M 點,圖中提供了①、②、③、④四條逃生線路,其中最安全的是
     


    (3)臺灣省也是我國泥石流的多發(fā)區(qū),請結合探究討論分析臺灣省泥石流多發(fā)的自然原因。

    組卷:72引用:18難度:0.3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