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遼寧省撫順市六校協(xié)作體高考語文一模試卷
發(fā)布:2024/12/7 16:0:2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本題共1小題,19分)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一:
近年來,“國潮”悄然興起,并刮起強烈風暴。在天貓上搜索“國潮”,會出現(xiàn)各種貼著“國潮”標簽的服裝;在微博:上搜索“國潮”,會找到上千個起名“國潮”的博主。可見,“國潮”已成為一種時尚,不僅是年輕人追逐的潮流,也是商家營銷的賣點。
盡管“國潮”如此火爆,但人們對“國潮”的定義卻莫衷一是。有人把“國潮”理解為“中國本土設計師及主理人創(chuàng)立的潮流品牌”,所以網(wǎng)絡上大量以“國潮”為關鍵詞的文章討論的僅僅是時尚潮牌,理解相對片面。還有人認為“國潮”是以品牌為載體,既能滿足年輕消費者個性的張揚及其對時尚的追求,又是對傳統(tǒng)文化自然回歸而產生的一種流行現(xiàn)象。它相對全面地概括了“國潮”所包含的基本要素:中國、品牌、潮流和文化。
“國潮”的字面釋義雖簡單明了,但其內涵卻豐富多維。從表現(xiàn)形式看,“國潮”既可以是體現(xiàn)中國文化的復古中國風,也可以是展現(xiàn)國際潮流的創(chuàng)新中國風,中國元素在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的碰撞中巧妙結合,形成燦爛多姿的時尚潮流。從載體看,“國潮”既有以實物產品為載體的中國制造之潮流,也有以文化現(xiàn)象為載體的中國文化之潮流,比如漢服文化的興起等。從影響范圍看,不僅本土的時尚品牌紛紛爆紅,而且其他領域的國產品牌也逐漸被國人所接受和喜愛;不僅華為李寧等中國新制造在國際社會受到人們的追捧,而且許多中華老字號也得到越來越多消費者的青睞?!皣薄钡难杆倩鸨此剖且环N偶然的社會現(xiàn)象,其實是中國經(jīng)濟快速發(fā)展的必然結果,其背后有著經(jīng)濟、文化等多方面的動因。‘國潮’”熱標志著產業(yè)結構得到了優(yōu)化,高品質國貨贏得了市場,中國制造已經(jīng)進軍全球中高端產業(yè)鏈,“中國速度”正在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經(jīng)濟在轉型中實現(xiàn)了成功起跳。
現(xiàn)在,從一定程度上看,中國制造不缺少高質量的產品,不缺少創(chuàng)新能力,也不缺少具有競爭力的價格,缺少的是中國品牌的影響力和認知度。不過,被先進技術、創(chuàng)意文化賦能的中國創(chuàng)造不斷釋放潛力,得到了越來越多消費者的認可?!皣薄钡呐d起,是中國人從滿足溫飽、看重產品的實際使用效果的消費偏好,轉向注重品質消費的必然結果。
“潮”,代表了一種時尚潮流、一種流行趨勢?!皣薄辈粌H可以用年輕人的語言詮釋古老文化賦予現(xiàn)代的美感,也可以表現(xiàn)為將傳統(tǒng)文化融入時尚的創(chuàng)意?!皣薄睙嵴宫F(xiàn)的是人們對國家現(xiàn)在和未來發(fā)展的積極心理狀態(tài),是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更是文化自信的提升。
不可忽視的是,當前的“國潮”熱仍然面臨著一些問題。例如,我國制造業(yè)供需結構性失衡問題依然比較突出,一些落后企業(yè)還在利用低價策略搶占市場;市場上魚龍混雜,產品質量良莠不齊,有的企業(yè)利用“國潮”的熱度生產劣質產品,影響了國貨聲譽;一些行業(yè)的品牌跟風模仿現(xiàn)象不同程度地存在,產品創(chuàng)新能力不足。與一些發(fā)達國家相比,中國制造在很多領域的技術水平、工藝水平和管理水平依然有待提升。
(摘編自姚林青《“國潮”熱何以形成》) 材料二:
“國潮”,站在中國人的角度,就是“中國風十中國潮流”。它是具有獨特文化元素的被廣大民眾認可的時尚。它與國家和民族所傳承的物質、精神、行為、制度等文化及其相關的人、物、技、藝等息息相關,它不同于一般的潮流,即那些僅與年輕人有關聯(lián)的物質消費品或流行文化,藝術。
“國潮”,不是什么舶來品,是新時代背景下自然而然衍生出來的潮流,是綜合國力、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它是一種在血脈中流淌,由內而外涌現(xiàn)甚或噴射而出的心理傾向,具有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特質。
文化,一旦有效有形地彰顯出來,足以激發(fā)眾多個體共鳴,也足以讓品牌符號更為鮮活,更顯價值。中國“國潮”產品以美好的品質,切合了新時代年輕人的內在需求,它凸顯了消費者內在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覺。
“國潮”產品作為國粹文化的可視載體,除了在外在形式上有活潑的表現(xiàn),更重要的,是將真,情實感真正融入了其中,讓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具有強大的穿透力和時空轉換力。源遠流長的中華文明無論是時間脈絡上文化氣質的變化,還是以某種單一形式為載體的文化演變,如戲曲、刺繡、古董等,有無限空間等待我們去了解與挖掘。我們要以虔誠與敬畏的態(tài)度,精巧而精致的藝術形式將其在“國潮”上表現(xiàn)出來,其中無疑是大有文章可做的。
消費觀念因人不同,存在多元化、個性化。自然,一千個人眼里也會有一千種“國潮”,但中國“國潮”產品的根本都是一樣的,不可動搖。那就是,有中國特色、中國元素、中國文化皈依于其中,并得到普遍的認同認可。中國“國潮”是由“中國制造”到“中國創(chuàng)造”的歷史性轉變,“國潮”產品站位高,舞臺廣。不難發(fā)現(xiàn),除了大紅大紫的故宮文創(chuàng)IP、國際時裝大秀上的李寧,還有許許多多“國潮”品牌、跨界合作正在給我們帶來一波又一波令人夢牽魂縈的驚喜。
浩浩蕩蕩的中國“國潮”,是中國心靈、中國靈感與中國文化的交匯與交響,既然來了,就如嘹亮的中國歌謠,眾口同聲,和合有序,抑揚頓挫;有致有情,勢不可擋。
(摘編自程應峰《國潮,文化自信的光芒》)(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近年來,“國潮”風起云涌,已成為一種時尚,它是僅與年輕人相關的消費品,但人們對其定義目前并未形成一致看法。
B.站在中國人的角度,“國潮”就是“中國風+中國潮流”,是具有獨特文化元素的被廣大民眾認可的時尚,不是舶來品。
C.中國制造行業(yè)雖然還存在各方面的問題,但是仍然有高質量和創(chuàng)新型的產品,它的潛力得到了越來越多消費者的肯定。
D.中華優(yōu)秀文化可以依托中國“國潮”產品發(fā)揚光大,而后者也會因前者的附著而產生更好的經(jīng)濟價值和文化價值。
(2)根據(jù)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中國“國潮”產品涉及范圍很廣,既可以是復古型的,又可以是創(chuàng)新型的;既可以是中國新制造,又可以是中華老字號。
B.雖然“國潮”代表著一種時尚潮流,但傳統(tǒng)文化與這種時尚潮流并不矛盾,它們可以在“國潮”品牌產品中得到完美統(tǒng)一。
C.“國潮”熱雖然仍面臨著一些問題,但也給“中國制造”帶來了歷史性突破,導致中國正由“中國制造”邁向“中國創(chuàng)造”。
D.“國潮”不是來自國外,它是隨著新時代的發(fā)展自然而然衍生出來的,要做好“國潮”產品,可以加強對中華優(yōu)秀文化的挖掘。
(3)下列各項中,最適合作為論據(jù)來支撐材料二觀點的一項是
A.中國消費市場的巨大潛力一旦得以充分釋放,14億人民對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將為本土市場注入巨大的市場空間與品牌想象力。
B.未來品牌小眾化、個性化、定制化、各種潮牌成為大趨勢,商家也更注重與年輕人的互動,進行全方位的互動化傳播,從而打動消費者。
C.中國本土品牌“國潮”將中國傳統(tǒng)文化元素融入創(chuàng)新品牌中,用年輕化的形象演繹中式情懷,引領潮流營銷,紛紛走向廣闊的國際舞臺。
D.現(xiàn)在不管是淘寶、京東還是拼多多,抑或是其他一些平臺,都在搶灘“小鎮(zhèn)青年”市場,三線及以下消費市場成為兵家必爭之地。
(4)材料二使用了哪些論證手法?請簡要說明。
(5)中國“國潮”產生的原因有哪些?請結合材料進行分析。組卷:23引用:18難度:0.6
(二)現(xiàn)代文閱讀I(本題共1小題,16分)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尋訪萬年稻源
趙麗宏
一顆小小的黑色稻米,在燈光下熠熠生輝。這是一顆完整的米粒,米粒上精致的細紋清晰可見,可是它已經(jīng)炭化,已經(jīng)穿越了萬年時光。在人類的博物館中,這是一件最不起眼的展品,但它吸引了所有訪問者的目光。因為,這顆炭化的稻米,有一萬年的歷史。
這是浙江浦江的上山遺址博物館。陪我來參觀的,是考古學家蔣樂平。上山遺址博物館中,保留著當年的考古現(xiàn)場。起伏不平的土層中,到處是發(fā)掘過的坑坑洼洼。蔣樂平和他的同事們,在這些坑坑洼洼里小心翼翼地撥開歲月的沙塵,讓一件又一件見證歷史的萬年古物展陳在人們面前。
很多年前,浙江河姆渡發(fā)現(xiàn)了七千年前人類種植水稻的痕跡,當時曾成為重大新聞。上山遺址被發(fā)現(xiàn)時,還無法確定年代。這個被人稱為上山堰的地方,埋藏著很多古人生活的遺跡??脊艑W家們發(fā)現(xiàn),這里出土的陶器,多為夾炭陶,陶土中摻雜著許多稻殼。出土的古物中,有不少大大小小的磨石,還有很多石球石棒。這些,似乎都在證明,在這里生活的古代人類,已和稻谷結緣。夾炭陶片被送到北京大學測年分析。結果讓蔣樂平吃驚,也讓他興奮:上山出土的陶器,歷史超過一萬年!而這些一萬年前的陶土中,摻和著密集的破碎稻殼。蔣樂平深知這發(fā)現(xiàn)的意義,為追蹤這些碎稻殼的由來,于是他動手實驗。蔣樂平想那些類似磨盤的大石塊與石球石棒,和稻谷有什么關系?他將適量稻谷放到上山出土的磨盤上,然后用一根石棒進行擠壓搓磨。做這些動作時,蔣樂平覺得自己就是一萬年前的上山先民,也許當年,他們就這樣使用這些石頭的工具,金黃的稻谷就這樣在磨盤和石棒間被反復搓磨。五分鐘后,他隨意抓出一把經(jīng)過搓磨的稻谷做統(tǒng)計,結果發(fā)現(xiàn),被脫殼后保持完整的米粒有四百九十二顆,碎為半粒的一百二十顆,被碾碎的一百顆,未脫殼的只有四十四顆。這些石磨石棒,可能是上山古人為稻谷脫粒的優(yōu)良工具。更重要的是,經(jīng)過科學的分析,上山遺址出土的夾炭陶中的稻谷遺存,有人工栽培的特征。這些稻谷,可能已不全然是荒原中的野生植物,而是經(jīng)過了人類的馴化和培植,正逐漸化為大地上的農作物,成為人類賴以生存的糧食。
一個殘缺的大口陶盆,一顆小小的稻粒,一塊磨盤,一根石棒,一個被揭示的古人村落遺址,成為考古的鑰匙,埋藏多年的秘密被發(fā)現(xiàn)。上山遺址的發(fā)現(xiàn),印證著先民萬年前的智慧和勤勞。上山遺址,是人類走向文明道路上的一個深深的腳印。
在浦江,已經(jīng)建起了一個造型質樸卻內涵豐富的上山遺址博物館。博物館坐落在一大片稻田之中,當年的考古現(xiàn)場,被保留在博物館的大廳里。在這里,能看到上山人用過的各種陶器。大大小小的陶罐上,可以依稀看到神秘的圖案,那是一些寄托著飛揚神思的點和線條。還有石頭做成的工具,磨盤、石球、石刀、石錘、石鑿。而博物館的中心焦點,是那顆黑色稻粒。在射燈的映照下,小小的萬年古稻熠熠閃亮,如鉆石,如烏金,牽動著參觀者的思緒,讓人的聯(lián)想穿越時空,飛向遙遠的古代。
上山遺址博物館門口,有袁隆平的題詞:“萬年上山,世界稻源?!鄙仙竭z址的重大發(fā)現(xiàn),使這位被譽為“世界雜交水稻之父”的科學家深感欣喜,于是揮毫寫下這八個字。
正是晚秋時分,風中已有寒意。但上山博物館周圍的一大片稻海,卻在天地間蔓延著耀眼的金黃。沉甸甸的稻穗在風中點頭,那是沉浸于豐收歡悅的微笑。稻田中,我看到一些裝束簡樸的農民在勞作,有人在車水,有人在彎腰收割,也有人牽著牛走在田間。走近細看,原來是一組組不動的雕塑。這也是博物館的一部分。
視線越過上山的稻田,可以看到浦江的仙華山。浦江友人告訴我,在仙華山上,有一些神奇的巖石,上面有遠古的神秘雕刻,這些巖雕的年代和成因,至今仍是謎。離開上山遺址,友人帶我上了仙華山。在蒼茫暮色中,我看到了那些隱匿在荒草中的神奇巖石。巖石上的浮雕,不是文字,也不是具體的物象,而是一些奇怪的符號,如一個個圓睜著或者微闔著的巨眼。神秘的眼神中,有驚奇,有詰問,有沉思,有疑惑。無論是烈日當頭,還是夜色彌漫,無論是冰雪覆蓋,還是風雨交加,這些眼睛永遠在石頭上睜著,默默遙望著無垠的蒼穹。我想,這些浮雕,會不會和馴化了野生稻的上山人有著某種關聯(lián)?相信我們的考古學家終有解密的一天。
(1)下列對本文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在上山遺址博物館中,炭化的黑色稻米雖然不夠起眼,卻能牽動參觀者的思緒,主要原因是這顆稻米經(jīng)歷了萬年之久。
B.浦江上山遺址博物館就建立在當年考古現(xiàn)場上,其意圖是體現(xiàn)人們對歷史的尊重以及對考古人的高度肯定與深情禮贊。
C.上山遺址出土了陶器以及各種磨石,還有很多石球石棒,考古學家蔣樂平的試驗證實了它們和稻谷之間存在某種關聯(lián)。
D.上山遺址博物館特色明顯,它以“農耕文化”為展示主題,里面陳列有陶器、農耕工具等文物,周圍有農耕雕塑。
(2)下列對本文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標題雖然簡潔,卻總領了文章內容。“尋訪”一詞表明參觀目的,“萬年”一詞與現(xiàn)在相對,體現(xiàn)了稻源的歷史久遠。
B.文章先介紹上山遺址博物館中的焦點--一顆已經(jīng)炭化的黑色稻米,再寫參觀一事,這能吸引讀者的閱讀興趣,讓人印象深刻。
C.文章寫到著名科學家袁隆平在上山遺址博物館門口的題詞,通過名人題詞強化了上山遺址發(fā)現(xiàn)炭化黑色稻米的重大歷史意義。
D.文章語言真切自然,用詞準確。如第三段中“似乎”“也許”等猜想性詞語的運用,表明了作者的心理和對于科學的嚴謹態(tài)度。
(3)本文寫考古學家的檢驗和試驗過程有什么作用?請簡要分析
(4)有人評價趙麗宏的散文風格為“清新、宏闊”,請結合文章進行分析。組卷:16引用:1難度:0.4
(二)語言文字運用I(本題共1小題,11分)
-
7.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雖然社交焦慮的體驗在成年人中不少見,但卻并不是成年人的“專利”。兒童怕生,不敢跟生人說話,①____。當孩子出現(xiàn)焦慮情緒時,有的會哭鬧,②____。那些平時很活躍,但是到了陌生場合,由于緊張而一聲不吭的孩子,就是因為焦慮而出現(xiàn)了選擇性緘默癥的癥狀。焦慮癥狀對多數(shù)孩子來說是一種生理性的反應,到了一定年齡,③_____,不需要去特別處理,順其自然就好。如果此時家長對孩子的表現(xiàn)過分關注,強迫孩子改變自己的表現(xiàn),反而可能加重孩子的癥狀。
同時,家長也要注意調整自己的情緒,警惕自己因為孩子有了焦慮癥狀而導致自己也出現(xiàn)焦慮問題。家長的焦慮不僅不能幫助孩子解決問題,而且會給孩子帶來負面影響。
(1)在上文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0個字。
(2)請分別用一個否定句概括上文各段的主要意思,每句不超過12個字。組卷:17引用:9難度:0.7
四、寫作(60分)
-
8.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2021年3月1日在河北滄州一紅綠燈路口,有一個小男孩和一個小女孩看到紅綠燈上有積雪就上去把積雪擦拭干凈了。這個視頻被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關注,他們隨后也給小男孩和小女孩頒發(fā)了獎狀和5000元獎勵。榮譽證書內容:孫銘澤、田一美在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評選活動中,榮獲天天正能量特別獎。特發(fā)此證及正能量獎金伍仟元,以資鼓勵。
生活中的小細節(jié)、小舉動往往被我們忽視,殊不知,這些微小的舉動正是構成社會文明的一塊塊“拼圖”。讀了以上材料,你有何感想?請以復興中學校團委的名義向全校師生發(fā)出倡議,以“小舉動,大能量”為主題,寫一篇倡議書。
要求:結合材料,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組卷:8引用:1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