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江蘇省常州一中高一(下)期末化學試卷

發(fā)布:2024/8/1 8:0:9

一、單選題

  • 1.祝融號火星車主體部件采用新型鋁基碳化硅材料制造。鋁基碳化硅材料屬于( ?。?/h2>

    組卷:46難度:0.7
  • 2.黑火藥是中國古代四大發(fā)明之一。爆炸反應為2KNO3+3C+S=K2S+3CO2↑+N2↑。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h2>

    組卷:13引用:2難度:0.5
  • 3.硫循環(huán)在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諸多領域具有重要意義。在指定條件下,下列選項所示的物質間轉化能實現的是(  )

    組卷:93難度:0.8
  • 4.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h2>

    組卷:45引用:3難度:0.5
  • 5.下列反應中既是氧化還原反應,能量變化情況又符合如圖的是(  )

    組卷:29引用:4難度:0.5
  • 6.氮、磷及其化合物應用廣泛,磷元素有白磷、紅磷等單質,白磷(P4)分子結構及晶胞如圖所示,白磷和紅磷轉化的熱化學方程式為xP4(白磷,s)=4Px(紅磷,s)ΔH<0;實驗室常用CuSO4溶液吸收有毒氣體PH3,生成H3PO4、H2SO4和Cu、P元素可形成多種含氧酸,其中次磷酸(H3PO2)為一元弱酸;磷酸可與鐵反應,在金屬表面生成致密且難溶于水的磷酸鹽膜。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h2>

    組卷:10引用:2難度:0.8
  • 7.下列化學反應表示正確的是(  )

    組卷:69引用:1難度:0.6
  • 8.下列物質性質與用途具有對應關系的是( ?。?/h2>

    組卷:17難度:0.5

二、填空題

  • 23.利用Zn和KNO3溶液反應模擬地下水的脫硝過程,并探究脫硝原理及相關因素對脫硝速率的影響。模擬過程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
    (1)實驗室用稀H2SO4洗滌Zn粒,再用蒸餾水洗滌至接近中性;將KNO3溶液的pH調至2.5。
    ①用稀H2SO4洗滌Zn粒的目的是
     

    ②向上述KNO3溶液中加入足量洗滌后的Zn粒,寫出Zn與KNO3溶液反應生成
    NH
    +
    4
    的離子方程式
     
    。
    ③錐形瓶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
     
    。
    (2)某興趣小組進行了如下實驗:取兩套如圖所示裝置,分別加入等體積、等濃度的KNO3溶液;將溶液的pH值調節(jié)為2.5,并通入氮氣;將其中一套實驗裝置浸入熱水浴中(或浸入冰水浴中);向三頸瓶中分別加入足量且等質量的同種Zn粒,用離子色譜儀測定相同反應時間時三頸瓶中
    NO
    -
    3
    的濃度。(已知:溶液中的
    NO
    -
    3
    的物質的量濃度可用離子色譜儀測定)
    ①該實驗的目的是
     
    。
    ②該實驗過程中采用了科學探究中一種重要的思想方法是
     
    。
    (3)反應過程中有
    NO
    -
    2
    生成。為測定反應液中
    NO
    -
    2
    的含量,取過濾后的濾液100mL,用0.005mol?L-1KMnO4酸性溶液滴定,消耗KMnO4溶液的體積為16.00mL(已知2
    M
    n
    O
    -
    4
    +5
    NO
    -
    2
    +6H+=2Mn2++5
    NO
    -
    3
    +3H2O,且在此條件下
    NH
    +
    4
    不與KMnO4酸性溶液反應)。計算過濾后的濾液中
    NO
    -
    2
    的物質量濃度
     
    。(寫出計算過程)

    組卷:25難度:0.6
  • 24.為更好地利用化學變化中的物質變化和能量變化,在化學研究和工業(yè)生產中還需要關注化學反應的快慢和進行程度等。實驗發(fā)現,Mg+AgCl濾液反應比Mg+H2O反應速率快,研究小組對此實驗現象產生的原因進行了探究。
    【提出猜想】
    猜想一:Cl-鉆入Mg(OH)2膜形成孔徑,增大了Mg和H2O的接觸面積,加快了Mg+H2O的反應速率,稱作“離子鉆入效應”;
    猜想二:在“離子鉆入效應”基礎上,Mg置換Ag+形成許多微小的Mg-Ag原電池,使Mg+H2O反應速率進一步加快。
    【實驗設計】
    (1)取表面積和質量相同的鎂條(5cm),用濃度分別為1mol/LKCl、0.2mol/LAgNO3、0.2mol/LKNO3溶液,按照下表進行系列實驗,若有沉淀,先將沉淀過濾后,將濾液加入裝Mg條的試管,并觀察Mg條表面實驗現象。
    實驗序號 V(KCl)/mL V(AgNO3)/mL V(KNO3)/mL V(H2O)/mL 實驗現象
    1 / / / 5.00 微小氣泡附著
    2 4.50 0.50 / / 大量氣泡放出
    3 4.50 / / 0.50 少量氣泡放出
    4 a / b / 少量氣泡放出
    ①根據表中信息,補充數據:a=
     
    ,b=
     

    ②由實驗1和實驗3對比可知:Cl-有加快Mg+H2O反應速率的作用。
    ③由實驗和實驗對比可知:Ag+有加快Mg+H2O反應速率的作用。
    【實驗結論1】猜想一和猜想二成立。
    寫出Ag+的水解離子方程式
     

    (2)為了進一步證明Mg-Ag原電池能加快Mg+H2O+Cl-體系中Mg+H2O的反應速率,研究小組利用數字化實驗進行了驗證。
    【實驗設計】選取實驗2和實驗4兩個實驗方案,采集兩個實驗的pH-時間、溫度-時間變化數據。實驗數據如圖所示:
    ④由初始pH數據可知,曲線
     
    (填“a”或“b”)表示實驗2的pH-時間變化曲線,請解釋原因
     
    。
    ⑤在pH=11左右,兩實驗的pH變化都明顯趨于平緩的原因
     
    。
    ⑥對“溫度-時間”曲線分析,在相同反應時間內,
     
    (填“實驗2”或“實驗4”)放熱更多,因此速率更快。
    【實驗結論2】結合pH-時間、溫度-時間曲線可知,Mg-Ag原電池能加快Mg+H2O+Cl-體系中Mg+H2O的反應速率。

    組卷:30引用:2難度:0.7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