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年安徽省合肥市瑤海區(qū)部分學校中考化學三模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本大題包括12小題,每小題1分,共12分。每小題只有一個答案符合題意。)

  • 1.2022年4月22日是第53個世界地球日,宣傳主題為“珍愛地球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下列做法與該主題不符合的是( ?。?/h2>

    組卷:20引用:3難度:0.7
  • 2.在盛裝濃硫酸的試劑瓶上所貼的危險化學藥品標志是( ?。?/h2>

    組卷:11引用:1難度:0.8
  • 3.下列儀器中,沒有磨砂處理(使儀器間結合更緊密)的是(  )

    組卷:75引用:1難度:0.6
  • 4.“櫻桃桑葚與菖蒲,更買雄黃酒一壺?!泵鑼懙氖嵌宋绻?jié)的習俗。櫻桃富含糖類、蛋白質(zhì)、維生素、礦物質(zhì)(鈣、鐵、磷)等。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h2>

    組卷:20引用:3難度:0.7
  • 5.下列物質(zhì)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質(zhì)的是( ?。?/h2>

    組卷:19引用:1難度:0.9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包括5小題,共28分)

  • 16.氮化鈣是熒光粉的主要原料,由單質(zhì)鈣在氮氣流中反應可制得氮化鈣。某實驗學校初三興趣小組開展項目式學習。
    【任務一】制備氮氣。
    【查閱資料】NaNO2+NH4C1
    NaCl+2H2O+N2
    方案一:利用空氣分離出氮氣
    實驗步驟 解釋或結論
    I.將潔凈的空氣先通過足量NaOH溶液、濃硫酸,再通過灼熱的銅網(wǎng) 為了除去空氣中二氧化碳、水蒸氣和
     
    Ⅱ.收集氣體,并測定其密度 密度為:1.2572克/升
    (1)寫出NaOH溶液與CO2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方案二:用亞硝酸鈉(NaNO2)固體和氯化銨固體混合加熱反應制取氮氣,測得氮氣密度為1.2508克升。
    【討論交流】
    (2)經(jīng)過多次嚴密實驗,發(fā)現(xiàn)了相同條件下兩種方法測得的氮氣密度均有微小的差異,產(chǎn)生差異的原因可能是
     
    (寫出其中一點)。
    【任務二】制備氮化鈣并確定其組成
    興趣小組利用如圖裝置(部分固定裝置已略去)制備氮化鈣。

    【實驗分析】
    (3)小明認為加熱時既然銅能與氧氣反應,那么鈣也能與氧氣反應,他的判斷依據(jù)是
     
    。所以實驗時先要通入N2一段時間,以趕出管內(nèi)的空氣。
    (4)反應過程中末端導管必須插入試管F水中的目的是
     

    【數(shù)據(jù)分析】
    (5)ag單質(zhì)鈣充分反應后,C裝置增重bg。若氮化鈣的化學式CaxNy,計算可得x:y=
     
    。(用字母表示)
    【反思評價】(6)裝置E的作用是
     
    。
    (7)若沒有B裝置,會使x:y測定結果
     
    (填“偏大”、“不變”或“偏小”)

    組卷:80引用:2難度:0.3
  • 17.為測定某赤鐵礦樣品中氧化鐵的質(zhì)量,取該樣品12.0g(雜質(zhì)不溶于水,且不與酸反應)于燒杯中,慢慢加入100g稀鹽酸充分反應。所加稀鹽酸的質(zhì)量與燒杯中剩余固體的質(zhì)量的關系如圖所示。

    (1)反應過程中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
     
    。
    (2)計算所用稀鹽酸中溶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請寫出計算過程)

    組卷:23引用:3難度:0.6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