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版八年級上冊《1.1 長度和時間的測量》2023年同步練習卷(9)
發(fā)布:2024/7/17 8:0:9
一、選擇題
-
1.下列單位變換中,正確的是( ?。?/h2>
組卷:15引用:4難度:0.9 -
2.下列有關中學生的數(shù)據(jù)中,符合實際情況的是( ?。?/h2>
組卷:33引用:3難度:0.8 -
3.小明測量自己用的鉛筆長度時,記錄下16.25,但漏寫了單位,這個單位應是( ?。?/h2>
組卷:30引用:10難度:0.9 -
4.小妍家新買了型號為20cm的臺州產(chǎn)“蘇泊爾”壓力鍋(俗稱高壓鍋).媽媽說,家用壓力鍋有18cm、20cm和22cm等型號?!靶吞?0cm”指( ?。?/h2>
組卷:263引用:34難度:0.9 -
5.關于誤差與錯誤,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h2>
組卷:376引用:12難度:0.7 -
6.我國1元硬幣的直徑大約是( ?。?/h2>
組卷:850引用:92難度:0.9 -
7.下列測量時間的工具中,能為北斗衛(wèi)星導航系統(tǒng)提供精確測時的是( ?。?/h2>
組卷:507引用:11難度:0.9
三、實驗探究題
-
20.將粗細均勻的金屬絲在圓柱形桿上緊密排繞n圈,如圖所示,線圈總長度L是 cm,則金屬絲的直徑d=。測量時,如果第一次取20圈,第二次取50圈,比較兩次測出的金屬絲的直徑,第 次測量誤差較小。
小明了解到用刻度尺測物體長度時會有一些因素引起測量誤差,其中刻度尺的溫度變化也是引起誤差的原因之一,他想通過實驗研究刻度尺長度隨溫度變化的情況。
(1)小明找來兩把完全相同,長為20cm的鋼尺,一把放在冰箱充分冷凍,一把放在陽光下長時間曝曬,再將兩把鋼尺互相測量,結果發(fā)現(xiàn)兩把鋼尺的長度幾乎沒有差異,請寫出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寫出一條即可):。
(2)他重新設計了如圖所示的裝置研究物體長度隨溫度變化的情況。裝置中AB是粗細均勻的銅棒,COD是可繞O點轉動的指針,實驗時,A端固定不動,指針C墻緊靠在銅棒B端,當用酒精燈給AB加熱時,小明可以通過觀察 分析金屬棒受熱時長度的變化.裝置中指針設計成CO段比OD段短,這對實驗現(xiàn)象起到了 作用。
(3)請你根據(jù)小明的實驗提出一個值得探究的問題。
問題:。組卷:57引用:2難度:0.5
四、解答題
-
21.如圖所示刻度尺測量某物體的長度,物體長度為 cm。機械秒表的示數(shù)是 min s。
組卷:41引用:2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