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級上冊《5.4.2 細菌》2023年同步練習卷(1)
發(fā)布:2024/10/19 0:0:1
一、選擇題
-
1.最先發(fā)現(xiàn)細菌的科學家是( ?。?/h2>
組卷:21引用:13難度:0.7 -
2.具有“微生物學之父”之稱的科學家是( ?。?/h2>
組卷:90引用:62難度:0.9 -
3.在巴斯德曲頸瓶實驗中,甲瓶的瓶口豎直向上;乙瓶的瓶口是拉長呈S型的曲頸;將兩個燒瓶內(nèi)的肉湯同時煮沸放涼后,觀察肉湯的變化。本實驗的實驗變量是( ?。?/h2>
組卷:5引用:6難度:0.6 -
4.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h2>
組卷:18引用:7難度:0.5 -
5.圖示細菌的三種類型,圖中甲、乙、丙依次是( ?。?img alt src="http://img.jyeoo.net/quiz/images/201808/170/2cfda23e.png"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
組卷:12引用:12難度:0.7
一、選擇題
-
16.2008年世界衛(wèi)生組織將每年的10月15日確立為“世界洗手日”。某校生物興趣小組甲、乙兩位同學利用盛有無菌培養(yǎng)基的培養(yǎng)裝置,分別設計了洗手能減少手上細菌數(shù)量的實驗(如圖)。下列對該實驗的描述,錯誤的是( ?。?br />
組卷:124引用:10難度:0.5
二、填空題
-
17.下圖是巴斯德著名的“鶴頸瓶”實驗示意圖。A瓶、B瓶內(nèi)都裝有肉湯,甲圖表示A瓶煮沸,B瓶不作處理。一段時間后,其中一瓶仍然保鮮,另一瓶變質(zhì);接著,將保鮮那瓶的瓶頸打斷(如乙圖),數(shù)日后,瓶中肉湯也變質(zhì)了。請回答:
(1)甲圖中肉湯仍然保鮮的是
(2)甲、乙兩組實驗所控制的變量都是
A.瓶子的大小B.細菌的有無C.肉湯的多少D.放置時間的長短
乙圖中控制該變量的方法是將瓶頸打斷;而甲圖中控制變量的方法則是
(3)這個實驗證實了細菌
A.是自然發(fā)生的B.是由原來已存在的細菌產(chǎn)生的C.是煮沸后產(chǎn)生的D.在空氣中不存在。組卷:23引用:3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