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年江蘇省無錫市中考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積累與運用(27分)

  • 1.根據(jù)課文默寫。
    ①擇其善者而從之,
     
    。(《論語》)
    ②茍全性命于亂世,
     
    。(諸葛亮《出師表》)
     
    ,潭影空人心。(常建《題破山寺后禪院》)
    ④無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
    ⑤王安石的《登飛來峰》中,蘊含站得高、看得遠道理的詩句是:“
     
    ,
     
    ?!?br />⑥臨近畢業(yè),語文老師用李白《行路難》中的詩句“
     
    ,
     
    ”激勵同學們積極進取,努力實現(xiàn)遠大理想。

    組卷:111引用:2難度:0.6
  • 2.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題。
    ??春天的家鄉(xiāng),風已暖,花正飛,目光所及,仿若畫卷。優(yōu)雅夢huàn(  )的紫藤花,令人不由陶醉其中。qiú( ?。﹦诺奶伲崦赖幕?,還有那入畫的紫,一串串、一簇簇,在春日里肆意生長。不負季節(jié)之約的杜鵑花,在和(  )微風拂過,花枝輕顫,春意濃濃,令人_______。
    (1)給加點字注音。
     

    (2)根據(jù)拼音寫漢字。
    夢huàn
     

    qiú
     

    (3)下列詞語填入語段橫線上最恰當?shù)囊豁検?
     

    A.目眩神迷
    B.心曠神怡
    C.觸目傷懷

    組卷:144引用:2難度:0.5
  • 3.下列句子組成語段,順序排列正確的一項是(  )
    ①經(jīng)典作品往往記錄著優(yōu)秀的思想,它們總是超越時代,歷久彌新。
    ②一個不讀經(jīng)典的人,不僅詞匯有限,同時智力和想象力也會有限,從而導致知識和思想極度貧乏。
    ③讀書之法,貴在選擇經(jīng)典作品。
    ④可見,一個常讀經(jīng)典作品的人,更容易成為一個高尚的人。
    ⑤一個讀經(jīng)典的人,將從先賢的精神世界中吸收養(yǎng)分,在與高貴的心靈對話中得到陶冶。

    組卷:373引用:25難度:0.4
  • 4.下列有關文學、文化常識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h2>

    組卷:177引用:2難度:0.8

二、閱讀與賞析(63分)

  • 12.缺氧氣,但不能缺志氣??①“祖國的需要,就是我的選擇!”1958年,21歲的吳天一響應黨中央“支援大西北”的號召,帶著這句誓言來到青海。
    ??②那時的青海,遍地荒漠,滿目蒼涼。面對艱苦的自然環(huán)境,面對肆虐的高原疾病,吳天一像胡楊樹一樣,把根深深扎在青藏高原,以碧血丹心守護高原人民的生命健康,被藏族群眾譽為“馬背上的好曼巴(醫(yī)生)”。每當談起自己的經(jīng)歷,吳天一總是說:“中國的高原醫(yī)學搞得好,不是我吳天一有多了不起,而是高原人民了不起,青藏高原了不起。這里,是我科研事業(yè)的‘江河源’!”
    ??③吳天一清晰記得,一名退伍軍人被緊急送到醫(yī)院,他呼吸困難,臉色發(fā)紫,大口大口的白沫從口鼻中噴出……醫(yī)生們兩天兩夜沒合眼,也沒能挽回他的生命?!皯?zhàn)場上,敵人的飛機大炮沒把我打倒,在高原上得了這種怪病,看樣子是挺不過去了!”患者離世前的這句話,刺痛了吳天一的心。
    ??④此后,這種要命的“怪病”接連出現(xiàn)。吳天一意識到,這不是尋常的肺炎、肺充血癥,而是高原低氧環(huán)境中的特發(fā)性疾病。當時,國內(nèi)關于高原醫(yī)學的研究還是一片空白。吳天一暗下決心,要闖一闖這片“無人區(qū)”!經(jīng)驗表明,只有對自然人群的普查率達到90%以上,才能準確掌握疾病的人群分布和患病因素。而在高原上,牧民的氈房動輒相隔幾公里,調(diào)查之難可想而知。
    ??⑤“群體調(diào)查,一家也不能落!問題,可能就在這一家?!痹捯粑绰?,吳天一蹬上皮靴,戴上氈帽,躍上駿馬,冒著冰雪風沙,向最高最遠的地方奔去。吳天一邊治病、邊調(diào)查,這項調(diào)查持續(xù)多年,覆蓋人群達10萬。在系統(tǒng)摸底基礎上,吳天一首先提出了“高原心臟病”“高原紅細胞增多癥”等理論,鉆研出符合我國實際的高原病防治措施。
    ??⑥吳天一寫了一篇介紹高原藏族人群的科普文章,發(fā)表在《光明日報》上,這篇短文竟給他帶來了意外收獲?!皡翘煲唬阍诿绹母改竵黼娫捳夷懔?!”1981年的一天,吳天一剛從昆侖山西大灘考察歸來,同事興奮地告訴他。
    ??⑦原來,早在1948年,吳天一11歲時,就同遠在美國的所有親人失去了聯(lián)系。30多年來,他獨自生活、求學、參軍、從醫(yī)。
    ??⑧機緣巧合,大洋彼岸的妹妹翻看報紙時,“吳天一”的名字令她怦然心動。一番輾轉(zhuǎn)聯(lián)絡,電話兩端,無盡唏噓。父母和妹妹向吳天一傾訴相思之苦,呼喚他來美國定居。
    ??⑨吳天一渴望團聚,但他放不下?lián)磹鄣氖聵I(yè),更放不下青藏高原和這里的人民。“高原醫(yī)學只能誕生在青藏高原,我不能離開這里!等攻克‘高原人類適應和高原病防治’的課題后,我再去看望你們!”在給父母的信中,吳天一寫道。這又是一次無悔的選擇。
    ??⑩常年穿行于高山、草地、冰川,吳天一數(shù)不清遭遇過多少回事故。如今84歲的他,雖全身曾14處骨折,卻步履穩(wěn)??;雖經(jīng)歷兩次耳膜穿孔、多次白內(nèi)障手術,卻耳聰目明。每年,他都堅持帶隊到“黃果樹”(黃南、果洛、玉樹)等地義診。
    ???2021年6月底,吳天一由西寧啟程前往北京,參加“七一勛章”頒授儀式。透過飛機舷窗,他深情凝望著這片扎根63年的土地——昔日的荒山,早已變了模樣;戈壁灘上,胡楊林蓬勃生長;一條條江河,在高原流淌,百折不回,奔向遠方……
    (選自《光明日報》,有刪改)(1)請從人物描寫的角度賞析第⑤自然段畫線句。
    (2)請簡要分析文章標題“缺氧氣,但不能缺志氣”的妙處。
    (3)閱讀全文,探究吳天一做出“無悔的選擇”留在國內(nèi)的原因。
    (4)下列對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第③自然段加點詞“刺痛”生動形象地寫出患者的話給吳天一帶來的極大痛苦。
    B.第⑦自然段運用倒敘,交代了吳天一的身世,為后文寫他做出重大抉擇作鋪墊。
    C.第⑩自然段通過一系列數(shù)據(jù)寫出吳天一經(jīng)歷磨難之多,體現(xiàn)出他對事業(yè)的堅守。
    D.第?自然段通過描寫環(huán)境的改善,贊美了吳天一等為大西北建設做出貢獻的人。

    組卷:183引用:2難度:0.3

三、作文(60分)

  • 13.教育部要求,今年秋學期,勞動課將進入中小學課堂。勞動,是人生的必修課。家務勞動、集體勞動、公益勞動……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過勞動的經(jīng)歷,在勞動中,我們體驗到樂趣,感受到幸福,磨練了意志,豐富了人生。
          請以“在勞動中成長”為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1)請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經(jīng)歷或體驗寫作;
    (2)不少于600字;
    (3)文中不得出現(xiàn)真實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組卷:98引用:9難度:0.7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