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七年級上冊《2.4 海陸變遷》2020年同步練習卷(5)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
-
1.根據(jù)如圖的信息,回答:圖中的信息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 )
A.甲、丙兩大洲可能曾經(jīng)連為一體 B.甲、丙兩大洲之間距離不斷縮短 C.鴕鳥具有長途飛行能力 D.海牛具有遠渡重洋的能力 組卷:163引用:26難度:0.5 -
2.最早提出大陸漂移說的科學家是( ?。?/h2>
A.魏格納 B.哥白尼 C.哥倫布 D.麥哲倫 組卷:106引用:33難度:0.9 -
3.泉州晉江深滬灣發(fā)現(xiàn)海底古深林,這說明( ?。?/h2>
A.這里曾經(jīng)是陸地 B.這里一直是海洋 C.古代海底也有深林 D.古代海水水位低 組卷:11引用:3難度:0.5 -
4.板塊構造學說認為,地殼中比較活躍且多火山、地震的地帶是( )
A.板塊內(nèi)部 B.板塊與板塊交界地帶 C.在陸地內(nèi)部 D.陸地和海洋交界地帶 組卷:37引用:8難度:0.5
一、選擇題
-
12.下列地理現(xiàn)象由板塊擴張運動形成的是( )
A.四川蘆山地震的發(fā)生 B.喜馬拉雅山不斷升高 C.紅海不斷擴張 D.太平洋不斷縮小 組卷:5引用:2難度:0.6
二、解答題:
-
13.讀“板塊分布圖“,回答下列問題。
(1)從板塊分布圖中可看出,世界上的火山地震帶都分布在板塊的
(2)地球上的地理事物在不同原因的作用下會發(fā)生的一定的變化,利用板塊運動學說解釋地中海會消失原因
(3)由圖中可判斷阿拉伯半島和印度半島位于
(4)用板塊運動解釋新西蘭多火山地震的原因組卷:62引用:4難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