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3-2024學年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區(qū)八年級(上)期中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4/10/3 10:0:1

一、第一部分積累與運用

  • 1.閱讀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小題。
          留學日本,魯迅難忘藤野先生抑揚頓cuò的說話聲調和語重心長的教;待人接物,朱德母親同情貧苦人,經常周jì和照顧比自己更窮的親戚;看到客人,列夫?托爾斯泰那對眼睛總是意趣盎然地出好奇的神色……對人當以誠摯為責。如此,那些酸甜苦辣的過往,都能成為彌足珍貴的回憶。
    (1)根據拼音,寫出相應漢字。
    ①抑揚頓cuò
     

    ②周jì
     

    (2)為加點的漢字注音。
    ①教
     

     

    組卷:3難度:0.8
  • 2.完成下列填空。
          《黃鶴樓》中詩人以“①
     
    ,
     
    ”實寫眼前所見景物,描繪了一幅明亮、悠遠的畫面,為下文詩人的鄉(xiāng)愁設置了鋪墊;詩人②
     
    在《野望》中的③“
     
    ,
     
    ”以秋天山林之靜景,從正面進一步渲染作者的孤寂苦悶的心緒;《贈從弟》的④“
     
    ,瑟瑟谷中風”以松的高潔之態(tài)動人情思,風的肅殺之聲逼人警覺,更突出了青松的傲骨;《錢塘湖春行》里用⑤“
     
     
    ”來直抒胸臆,表達詩人喜悅的心情。

    組卷:1難度:0.5

二、第二部分閱讀理解

  • 7.閱讀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問題。
    東坡居士
    林語堂
          ①蘇東坡由現在起,于情勢所迫,要一變而為農夫,由氣質和自然的愛好所促使,要變成一個隱士。蘇東坡最可愛,是在他身為獨立自由的農人自謀生活的時候。中國人由心里就贊美頭戴斗笠,手扶犁耙,立在山邊田間的農人——倘若他也能作好詩,擊牛角而吟詠。他偶爾喝醉,甚至常常喝醉而月夜登城徘徊。這時他成了自然中偉大的頑童——也許造物主根本就希望人是這副面貌吧。
          ②在元豐三年正月初一,蘇東坡已和長子邁離開京都,起程前往幽居之地黃州。黃州是長江邊上一個窮苦的小鎮(zhèn),在漢口下面約六十里地。
          ③蘇東坡幸而死里逃生,至少是個驚心動魄的經驗,他開始深思人生的意義。在六月他寫的別弟詩里,他說他的生命猶如趴在旋轉中的磨盤上的螻蟻,又如旋風中的羽毛。他開始沉思自己的個性,而考慮如何才能得到心情的真正安寧。
          ④在元豐四年,蘇東坡真正務農了。他開始在東坡一片田地里工作,自稱“東坡居士”。他過去原想棄官為農,沒料到在這種情形之下被迫而成了農夫。在他那《東坡八首》前面的小序中說:“地既久荒,為茨棘瓦礫之場,而歲又大旱,墾辟之勞,筋力殆盡。釋耒而嘆,乃作是詩,自愍其勤。庶幾來歲之入,以忘其勞焉。”
          ⑤他看著稻莖立得挺直,在微風中搖曳,或是望著沾滿露滴的莖在月光之下閃動,如串串的明珠,他感到得意而滿足。他過去是用官家的俸祿養(yǎng)家糊口;現在他才真正知道五谷的香味。
          ⑥蘇東坡的鄰人和朋友是潘酒監(jiān)、郭藥師、龐大夫、農夫古某;還有一個說話大嗓門跋扈霸道的婆娘,常和丈夫吵嘴。黃州太守徐大受,武昌太守朱壽昌,也是對蘇東坡佩服得五體投地的人。再一個是馬夢得,始終陪伴著蘇東坡,而且非常忠實可靠,過去已經追隨蘇東坡二十年。蘇東坡曾說,他的朋友跟隨他而想發(fā)財致富,那如同龜背上采毛織毯子。
          ⑦東坡最好的朋友是陳慥。今天中文里有“季常之癖”這個典故,季常是陳慥的號。陳季常這個朋友,蘇東坡是可以隨便和他開玩笑的。蘇東坡在一首詩里,開陳季常的玩笑說:“龍丘居士亦可憐,談空說有夜不眠。忽聞河東獅子吼,拄杖落地心茫然?!币驗檫@首詩,在文言里用“河東獅吼”就表示懼內,而陳季常是怕老婆的丈夫,這個名字也就千古流傳了。
          ⑧蘇東坡自己善于做菜,也樂意自己做菜吃,他太太一定頗為高興。根據記載,蘇東坡認為在黃州豬肉極賤,可惜“富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他頗引為憾事。他給出一個燉豬肉的方法,極為簡單。就是用很少的水煮開之后,用文火燉上數小時,當然要放醬油。
          ⑨他又發(fā)明了一種青菜湯,就叫作東坡湯。這根本是窮人吃的,他推薦給和尚吃。方法就是用兩層鍋,米飯在菜湯上蒸,同時飯菜全熟。下面的湯里有白菜、蘿卜、油菜根、芥菜,下鍋之前要仔細洗好,放點兒姜。
          ⑩在這種農村氣氛里,他覺得自己的生活越來越像田園詩人陶潛的生活,他對陶潛極其佩服。蘇東坡寫過一首詩,說陶潛一定是他的前身。這種說法若出自一個小詩人之口,未免狂妄自大,若蘇東坡說出來,只覺得妥當自然。他越讀陶詩,越覺得陶詩正好表現自己的情思和生活。蘇東坡由于每天在田畝耕作的感想,把《歸去來兮辭》的句子重組,照民歌唱出,教給農夫唱,他自己也暫時放下犁耙,手拿一根小棍,在牛角上打拍子,和農夫一起唱。
          ?蘇東坡現在衣食足堪自給,心滿意足。他今日之使我們感到親切自然之處,是那一片仁愛心。當年在他所住地區(qū)溺死初生嬰兒的野蠻風俗,最使他痛心。蘇東坡自己成立了一個救兒會,請心腸慈悲為人正直的鄰居讀書人古某擔任會長。救兒會請富人捐錢,每年捐助十緡,多捐隨意,用此錢買米,買布,買棉被。這些人到各鄉(xiāng)村調查貧苦的孕婦,她們若應允養(yǎng)育嬰兒,則贈予金錢、食物、衣裳。蘇東坡說,如果一年能救一百個嬰兒,該是心頭一大喜事。他自行每年捐出十緡錢。他行的才是最上乘的佛教教義。
          ?我總以為,不管何處,只要人道精神在,宗教即可再興。人道精神一死,宗教也隨之腐爛了。
    (摘自《蘇東坡傳》第十五章《東坡居士》,有刪改)(1)選文第③段劃線句用兩個比喻,表達了什么意思?
    (2)選文第④段加點的詞語“這種情形”指哪種情形?
    (3)概括選文⑥⑦兩段寫了什么內容。
    (4)蘇軾自稱“東坡居士”,讀完選文回答下面兩個問題。
    ①“東坡居士”的別號由何而來?
    ②蘇東坡自號“東坡居士”,表明他具有怎樣的性格特點。

    組卷:7引用:1難度:0.5

三、第三部分寫作

  • 8.寫作。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秋天有許多值得我們高興與快樂的地方。你看,秋天的陽光溫暖而不熾熱,秋天的風雨冰涼但不刺骨,秋天的枝葉枯黃是為了明年的新芽,更何況還有那么多的松柏依然青翠濃烈。我們還有什么理由悲傷呢?
          請以“這個秋天不悲傷”為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內容積極向上;②聯系生活,有真情實感;③除詩歌外,文體不限;④不少于600字;⑤文章中不要出現真實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組卷:3引用:2難度:0.5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