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吉林省長春外國語學(xué)校中考語文第二次段考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積累與運用(16分)
-
1.閱讀下面語段,回答問題。
北京冬奧會的主賽場在今北京市和河北省張家口市,這里古時屬于河朔地區(qū)。這個地方到了隆冬時節(jié),不是一般的冷;黃河上結(jié)了厚厚的一層冰,堅硬到可以在上面隨意踩踏,當(dāng)然,你也可以來一段令人 ①_____目的花樣滑冰。最壯觀的北方冬景莫過于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就連壺口瀑布這樣河水飛流直下的地方,很多水流也仿佛在一瞬間被定格,冰掛還保持著曾經(jīng)激蕩的模樣。巍巍太行,從北到南縱 ②_____八百里,也曾春花爛漫,也曾夏木繁蔭,也曾層林盡染,而如今,層巒疊 ③_____一夜間白頭。
(1)依次給語段中加點的字注音,全部正確的一項是A.shuò mó B.sù mó C.sù mú D.shuò mú A.①眩 ②慣 ③嶂 B.①炫 ②貫 ③峰 C.①眩 ②貫 ③障 D.①炫 ②慣 ③障 組卷:32引用:4難度:0.9 -
2.【發(fā)揚冬奧會精神】
新華社北京2月3日電(記者李典、岳冉冉)5日,北京冬奧會速度滑冰比賽將開賽。如緞帶般光滑,似平整的大理石,像鏡面般通透,潔白如牛奶的冰面把熱身道上北京冬奧會會徽和“BEIJING2022”印得格外醒目。武曉南簡述了制冰過程,要形成這一“最白的冰”,制冰系統(tǒng)也很關(guān)鍵,_____,共分九層結(jié)構(gòu),是最環(huán)保的制冰方法。
(1)劃線語句有語病,請幫助修改完善上面的語段。
(2)填寫橫線上的句子,銜接最恰當(dāng)?shù)囊豁検?
A.這是由多方專業(yè)人士通過四年時間共同打造的二氧化碳跨臨界制冷系統(tǒng)制冰方案。
B.通過四年時間共同打造的二氧化碳跨臨界制冷系統(tǒng)制冰方案是由多方專業(yè)人士研發(fā)的。組卷:16引用:3難度:0.5 -
3.名句填空。
如果參加冬奧會的外國選手看到西湖春天“幾處早鶯爭暖樹,
冬奧賽場上,參賽運動員扶起跌倒的對手,借網(wǎng)絡(luò)寬慰失誤的選手……這真摯的友情超越空間和國界,讓我們?nèi)滩蛔÷?lián)想到李白對王昌齡所言的“組卷:6引用:2難度:0.9
二、閱讀(45分)
-
4.閱讀下列文言文,完成問題。
【甲】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yuǎn)則憂其君。是進(jìn)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岳陽樓記》)【乙】公少有大節(jié),于富貴、貧賤、毀譽、歡戚,不一動其心,常自誦曰:“士當(dāng)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也?!惫珒?nèi)剛外和,好施與,置義莊里①中,以贍族人,雖里巷之人,皆能道其姓名。為政尚忠厚,所至有恩。邠、慶二州之民與屬羌②,皆畫像立生祠事之。及其卒也羌以數(shù)百人哭之如父齋三日而去。
(節(jié)選自《宋史》,有刪改)【注釋】①里:故鄉(xiāng) ②羌:中國西部一個古老的民族。
(1)翻譯【甲】文畫線的句子。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給【乙】問劃線句子斷句(限斷三處)。
及 其 卒 也 羌 以 數(shù) 百 人 哭 之 如 父 齋 三 日 而 去。
(3)下列選項中加點詞語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A.皆能道其姓名 策之不以其道 B.及其卒也 卒獲有所聞 C.或異二者之為 漁人甚異之 D.后天下之樂而樂 然則何時而樂耶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心態(tài)的平和。
B.“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yuǎn)則憂其君”是政治追求。
C.“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是人生理想。
D.“微斯人,吾誰與歸”是被貶謫后的困惑與迷茫。
(5)【乙】文通過主人公“常自誦以明志;①
(6)【甲】文說“予嘗求古仁人之心”?!疽摇课闹魅斯珜嶋H上已經(jīng)具備了諸多“古仁人”的精神品質(zhì),請用自己的話簡要概括。
①
②性格外柔內(nèi)剛,樂善好施。
③組卷:16引用:3難度:0.4
四、作文,以下作文,任選其一。(50分)
-
11.請以“難忘的課堂”為題,寫一篇文章。
作文要求:(1)主題突出,表達(dá)流暢,有真情實感。(2)除詩歌外,文體不限;(3)認(rèn)真書寫,力求工整、美觀;(4)文章不得出現(xiàn)真實的班級、姓名;(5)不得抄襲,不得套作,不少于600字。組卷:6引用:2難度:0.6 -
12.閱讀下面的材料,從中選擇一個角度構(gòu)思立意,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
泉水在地下積蓄,一旦有機會,它便驕傲地涌出地面,成為眾人矚目的噴泉,繼而匯成溪流,奔向遠(yuǎn)方。但人們對地下的泉水鮮有關(guān)注,其實,正是因為有地下那些默默不語的泉水的不斷聚集,才有地上那一股股清泉的不停奔涌。
作文要求:(1)主題突出,表達(dá)流暢,有真情實感。(2)除詩歌外,文體不限;(3)認(rèn)真書寫,力求工整、美觀;(4)文章不得出現(xiàn)真實的班級、姓名;(5)不得抄襲,不得套作,不少于600字。組卷:6引用:2難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