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新人教版必修2《第四單元》2016年單元測試卷

發(fā)布:2024/12/2 20:0:2

一、基礎知識

  • 1.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讀音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h2>

    組卷:6難度:0.9
  • 2.下列詞語中,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

    組卷:51引用:5難度:0.7
  •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橫線處的成語,最恰當的一組是( ?。?br />①醫(yī)療質量是關系到病人生命安危的大事,救死扶傷是醫(yī)務人員 _______的天職。
    ②中國傳統(tǒng)的嚴父慈母型的家庭關系,常令父親們 _______地承擔起教育子女的義務。
    ③在全國比賽中屢獲金獎的我省雜技團,_______地承擔了這次出國演出任務。

    組卷:119引用:44難度:0.9

三、同步拓展

  • 8.閱讀下面的文字,回答問題。
    星斗其人蔡元培
        在蔡元培身上,有著學者的風度、君子的雅量和“好好先生”的恬淡平易。平素,他總是表情凝重而和善,舉止迂緩而沉毅,語調不高,卻透出清朗和睿智。蔡元培兼有東西方兩大文化之長,“一是中國傳統(tǒng)圣賢之修養(yǎng),一是法蘭西革命中標榜的自由平等博愛之理想”。他對西方理性精神的執(zhí)著追求和對中國讀書人刻意修身養(yǎng)性傳統(tǒng)的誠心恪守,是造就其高尚人格的基本元素。
          蔡元培的許多朋友和學生用“無所不容”來說明他兼容并包的思想和仁人君子的雅量。在主政北大期間,蔡元培聘任了新文化運動的干將,又選賢任能地留任守舊派學問大家。在社會活動中,蔡元培恬淡為懷,胸襟闊達?!拔逅摹鼻跋?,他與林紓論戰(zhàn)。林用刻毒的語言攻擊新文化,詆毀北京大學和蔡本人,而蔡在答復林的公開信中,卻是平情論理。兩相比較,其境界之高低不言自明。圍繞《石頭記索隱》,蔡元培曾與胡適展開學術爭論,這是一場“君子之爭”,但年輕氣盛的胡適對包括蔡著《石頭記索隱》在內的舊紅學放言貶損,謂為“猜笨謎”“大笨伯”,詞氣頗為尖刻。蔡不同意胡適的觀點,撰文反駁,但僅僅申述己意,未嘗有為此作氣之意。蔡元培作為晚清翰林,在書法方面卻不甚講求,這使得一些學界后輩疑惑不解。在北京大學的一次宴會上,率直的錢玄同幾杯酒落肚,忽然向蔡校長提出了這個問題:“你的字寫得這么蹩腳,為什么可以點中翰林?”此話出口,席間同仁頗感此舉未免太使蔡校長難堪。豈料,蔡不以為忤,反而笑答道:“因為那年主考官最喜歡黃庭堅的字,我少年時剛巧學過黃體,所以能中試?!北緛砜赡艹霈F的尷尬場面竟在不經意的舒言緩語中化解了,蔡的性格和涵養(yǎng)于此可見一斑。出世恬淡,待人平易,非有超脫的氣質和博愛的胸懷,是不易做到的。
          大概因為這平易淡然,蔡元培作為“好好先生”的形象在不知不覺中被放大了。有人以為他接物待人“太濫”,有人覺得他臨事無可無不可,有人甚至說他參政理事易受別人影響和操縱,等等。但是,蔡元培“一遇大事,則剛強之性立見”。這一特點較集中地表現于他主持北京大學那一時期。北京大學實行學術自由、兼容并包的辦學方針,當時社會上守舊勢力與軍閥政客集團聯手,詆毀北大和蔡的辦學方向,一時間“黑云壓城”。曾經為蔡改革北大出謀劃策的湯爾和等人轉而力勸他解聘陳獨秀,制約胡適,以緩和外界壓力。蔡長時間沉默著,聽著湯等人的勸解,最后他站起來決然說道:“北京大學一切的事,都在我蔡元培一人身上,與這些人毫不相干!”他后來發(fā)表《洪水與猛獸》一文痛斥軍閥,再次表現了“臨大節(jié)凜然不可犯”的風骨?!拔逅摹鼻昂蟮谋本┐髮W,倘沒有蔡元培的如此“擔當”,恐怕早為守舊勢力摧垮也未可知。有人概論他的這種性格為“內和外介,守正不阿”,確是頗為切合的。
          無論是從事教育還是參與政治,蔡元培始終不失書生本色。人們注意到,蔡一生中的辭職次數非常之多,其中引起社會反響的“辭職事件”就有數起。他抱著“合則留,不合則引去”的自由信條,合與不合的尺度是他所信守的價值觀,至于高官厚祿則并不足惜。每次辭職后,他便重操舊業(yè),以老學生的身份向歐洲的大學注冊入學,進行自己心愛的學術研究。他自述的“一生難進易退,性近于學術而不宜于政治”,正是其書生本色的最好體現。在蔡元培看來,學人參政,應力謀為公眾做事,而不可以權謀私。他鄙薄那些利欲熏心的官吏,雖曾置身官場,卻清廉奉公,潔身自好。每當見到那些做大官的人購田置產,他常不勝嘆息,以為與其留給子孫金錢華屋良田,莫如策勵晚輩求得真才實學,在人世間有所作為。本此觀念,他一生兩袖清風,生活儉樸,直至晚年仍賃屋居住,以至引來他的學生和朋友“贈屋祝壽”的那段佳話。為了他認定的人生價值,蔡幾十年如一日,毫不茍且。
          蔡元培的人格修養(yǎng)在其一生的主要社會活動中自然地流露和表現出來,構成其復雜文化品性的最為基本的部分。
    (摘編自張曉唯《蔡元培》)
    (1)下列對傳記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
     

    A.本文突破了傳統(tǒng)傳記的寫法,從表情、舉止、語調、事跡、精神諸多方面生動地刻畫出大教育家蔡元培的形象。
    B.中國傳統(tǒng)修身養(yǎng)性的思想與法蘭西自由平等博愛的思想,深刻影響了蔡元培,造就了他的學者風度、君子雅量和恬淡平易的性格特點。
    C.宴會上,率直的錢玄同借酒發(fā)問,當眾使作為北京大學校長的蔡元培難堪,蔡元培巧用心思,機智作答,化解了尷尬場面。
    D.既臨事時常常無可無不可,又在關鍵時刻敢于擔當;既兼有東西方文化之長,又在書法方面只學黃體,這些體現出蔡元培復雜的文化品格。
    E.本文通過對蔡元培相關事跡的敘述,表現了一位傳統(tǒng)知識分子平易恬淡、心胸豁達、不畏強權、廉潔自律、堅持操守的崇高品格。
    (2)傳記是用了什么手法表現蔡元培“仁人君子的雅量”的?請結合具體內容分析本文是如何體現這種手法的。
    (3)蔡元培“書生本色”的具體內涵是什么?
    (4)有人認為蔡元培是“好好先生”,有人認為蔡元培“守正不阿”,請結合全文,談談你的看法。

    組卷:5引用:1難度:0.5

四、語言運用

  • 9.看圖分析北大校徽的含義。

     
    。

    組卷:6引用:7難度:0.3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