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一單元》2021年單元測試卷(福建省廈門市湖里區(qū)火炬學校)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語言積累與運用(49分)
-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或者看拼音寫漢字。
nì 名 詰責 緋紅 文zōu zōu 脊背 黝黑 翻來fù 去 藏污納gòu 禁錮 頷眉低首 渾渾èè àn 然失色 組卷:43引用:1難度:0.8 -
2.下列標點符號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h2>
組卷:251引用:9難度:0.9 -
3.結(jié)合語境,解釋加點的詞語。
(1)于是點上一只煙,再繼續(xù)寫些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惡痛疾的文字。
正人君子:
(2)如果不寫,我就枉讀了這幾十年的書,更枉寫了這幾十年的詩。人不能忘本。
枉:
(3)我一生只曉得這一個完全的人,你要學他,不要跌他的股。
完全:
(4)帶著這么一張臉,你不管從事什么職業(yè),不管穿什么服飾,也不管在俄國什么地方,都不會有一種鶴立雞群、引人注目的可能。
鶴立雞群:組卷:12引用:1難度:0.7 -
4.判斷下列關于表述有誤的一項( ?。?/h2>
組卷:77引用:1難度:0.8
二、閱讀理解。(51分)
-
11.現(xiàn)代文閱讀。
(甲)中國是弱國,所以中國人當然是低能兒,分數(shù)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無怪他們①疑惑。但我接著便有參觀槍斃中國人的命運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學,細菌的形狀是全用電影來顯示的,一段落已完而還沒有到下課的時候,便影幾片時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戰(zhàn)勝俄國的情形。但偏有中國人夾在里邊:給俄國人做偵探,被日本軍捕獲,要槍斃了,圍著看的也是一群中國人;在講堂里的還有一個我。
“萬歲!”他們②都拍掌歡呼起來。
這種歡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這一聲卻特別聽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國來,我看見那些閑看槍斃犯人的人們,他們③也何嘗不酒醉似的喝采,——嗚呼,無法可想!但在那時那地,我的意見卻變化了。
(乙)這一年沒有完畢,我已經(jīng)到了東京了。因為從那一回以后,我便覺得醫(yī)學并非一個緊要事,凡是愚昧的國民,即使體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壯,也只能做毫無意義的示眾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為不幸的。所以我們的第一要著,是在改變他們的精神,而善于改變精神的是,我那時以為當然要推文藝,于是想提倡文藝運動了。
(1)對文段(甲)中“他們”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①②③都是指日本的“愛國青年”。
B.①②是指看電影的人;③是指中國人。
C.①②是指日本的“愛國青年”;③是指閑看槍斃犯人的中國人。
D.①②是指看電影的人;③是指閑看槍斃犯人的中國人。
(2)文段(甲)中畫線部分表達了“我”怎樣的思想感情?“嗚呼,無法可想”的感慨,又表現(xiàn)了“我”怎樣的思想感情?
(3)(乙)段中“那一回”指是的組卷:8引用:2難度:0.6 -
12.現(xiàn)代文閱讀。
我的母親
豐子愷 母親生前沒有攝影取坐像的照片,但這姿態(tài)清楚地攝入在我腦海中的底片上,不過沒有曬出。現(xiàn)在就用筆墨代替顯形液和定影液,把我的母親的坐像曬出來吧:我的母親坐在我家老屋的西北角里的八仙椅子上,眼睛里發(fā)出嚴肅的光輝,口角上表出慈愛的笑容。
老屋的西北角里的八仙椅子,是母親的老位子。從我小時候直到她逝世前數(shù)月,母親空下來總是坐在這把椅子上,這是很不舒服的一個座位。母親為什么老是坐在這樣不舒服的椅子里呢?因為這位子在我家中最為沖要。母親坐在這位子里可以顧到灶上,又可以顧到店里。母親為要兼顧內(nèi)外,便顧不到座位的安穩(wěn)不安穩(wěn),便利不便利,衛(wèi)生不衛(wèi)生,和清靜不清靜了。
我四歲時,父親中了舉人,同年祖母逝世,父親丁艱在家,郁郁不樂,以詩酒自娛,不管家事,丁艱終而科舉廢,父親就從此隱遁。這期間家事店事,內(nèi)外都歸母親一個兼理。我從書堂出來,照例走向坐在西北角里的椅子上的母親的身邊,向她討點東西吃。母親口角上表出親愛的笑容,伸手除下掛在椅子頭頂?shù)摹梆I殺貓籃”,拿起餅餌給我吃;同時眼睛里發(fā)出嚴肅的光輝,給我?guī)拙涿銊睢?br /> 我九歲的時候,父親遺下了母親和我們姐弟六人,薄田數(shù)畝和染坊店一間而逝世。我家內(nèi)外一切責任全部歸母親負擔。此后她坐在那椅子上的時間愈加多了。工人們常來坐在里面的凳子上,同母親談家事;店伙們常來坐在外面的椅子上,同母親談店事;父親的朋友和親戚鄰人常來坐在對面的椅子上,同母親交涉或應酬。我從學堂里放假回家,又照例走向西北角椅子邊,同母親討個銅板。有時這四班人同時來到,使得母親招架不住,于是她用眼睛的嚴肅的光輝來命令,警戒,或交涉;同時又用了口角上的慈愛的笑容來勸勉,撫愛,或應酬。當時的我看慣了這種光景,以為母親是天生成坐在這只椅子上的,而且天生成有四班人向她纏繞不清的。
我十七歲離開母親,到遠方求學。臨行的時候,母親眼睛里發(fā)出嚴肅的光輝,誡我待人接物求學立身的大道;口角上表出慈愛的笑容,關照我起居飲食一切的細事。她給我準備學費,她給我置備行李,她給我制一罐豬油炒米粉,放在我的網(wǎng)籃里;她給我做一個小線板,上面插兩只引線放在我的箱子里,然后送我出門。放假歸來的時候,我一進店門,就望見母親坐在西北角里的八仙椅子上。她歡迎我歸家,口角上表了慈愛的笑容,她探問我的學業(yè),眼睛里發(fā)出嚴肅的光輝。晚上她親自上灶,燒些我所愛吃的菜蔬給我吃,燈下她詳詢我的學校生活,加以勉勵,教訓,或責備。
我二十二歲畢業(yè)后,赴遠方服務,不克依居母親膝下,唯假期歸省。每次歸家,依然看見母親坐在西北角里的椅子上,眼睛里發(fā)出嚴肅的光輝,口角上表現(xiàn)出慈愛的笑容。她像賢主一般招待我,又像良師一般教訓我。
我三十歲時,棄職歸家,讀書著述奉母,母親還是每天坐在西北角里的八仙椅子上,眼睛里發(fā)出嚴肅的光輝,口角上表出慈愛的笑容。只是她的頭發(fā)已由灰白漸漸轉(zhuǎn)成銀白了。
我三十三歲時,母親逝世。我家老屋西角里的八仙椅子上,從此不再有我母親坐著了。然而每逢看見這只椅子的時候,腦際一定浮出母親的坐像——眼睛里發(fā)了嚴肅的光輝,口角上表出慈愛的笑容。她是我的母親,同時又是我的父親。她以一身任嚴父兼慈母之職而訓誨我撫養(yǎng)我,我從呱呱墜地的時候直到三十三歲,不,直到現(xiàn)在。陶淵明詩云:“昔聞長者言,掩耳每不喜?!蔽乙卜高@個毛??;我曾經(jīng)全部接受了母親的慈愛,但不會全部接受她的訓誨。所以現(xiàn)在我每次想象中瞻望母親的坐像,對于她口角上的慈愛的笑容覺得十分感謝,對于她眼睛里的嚴肅的光輝,覺得十分恐懼。這光輝每次給我以深刻的警惕和有力的勉勵。
(1)第2段中作者從哪四方面寫出了母親座位的不舒服?
(2)文中“我的母親”這一形象有什么特點?請簡要概括。
(3)文中第2段為什么要花那么多筆墨描寫“八仙椅子”?請聯(lián)系全文作簡要分析。
(4)本文在描寫“母親”的過程中,多次寫到“她眼睛里嚴肅的光輝”,請結(jié)合全文分析其作用。組卷:50引用:3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