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新人教版九年級上冊《第7章 燃料及其利用》2018年單元測試卷(9)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單選題

  • 1.下列整理的與化學有關的知識不正確的一組是(  )
    A食品保鮮的辦法B滅火實例與原理
    放入冰箱--減慢變質速率
    真空包裝--防止氧化
    充入氮氣--防腐
    油鍋著火時用鍋蓋蓋滅--隔絕空氣
    住宅失火時用水澆滅--降低溫度
    撲滅森林火災時設置隔離帶--隔離可燃物
    C日常物質的區(qū)別D化學中常見的“三”
    硬水和軟水--加肥皂水并攪拌
    醬油和醋--聞氣味
    一氧化碳與二氧化碳--燃著的木條
    三種可燃性氣體--H2、CO、CO2
    三種可加熱儀器--試管、燒杯、量筒
    三種可直接構成物質的粒子--分子、原子、電子

    組卷:33引用:3難度:0.7
  • 2.下列有關氧氣的說法正確的是( ?。?/h2>

    組卷:431引用:40難度:0.9
  • 3.加油站必須粘貼的標志是(  )

    組卷:86引用:23難度:0.9
  • 4.下列方法不能達到目的的是( ?。?/h2>

    組卷:9引用:6難度:0.7
  • 5.某合作學習小組討論辨析以下說法:
    ①純凈水和礦泉水都是純凈物;
    ②用活性炭可將硬水進行軟化;
    ③太陽能、風能和天然氣都是可再生能源;
    ④霉變的大米(含有黃曲霉毒素)只要洗干凈就可放心食用;
    ⑤合金比組成合金的純金屬強度和硬度更高、抗腐蝕性能更好;
    ⑥回收利用廢舊金屬不僅可以節(jié)約資源,而且可以減少對環(huán)境的污染.
    其中正確的是(  )

    組卷:137引用:74難度:0.9
  • 6.下列有關資源、能源的敘述正確的是(  )

    組卷:32引用:2難度:0.9
  • 7.有六種物質:
    ①汽車排放的尾氣;②水蒸發(fā)形成的水蒸氣;③石油化工廠排放的廢氣;
    ④植物光合作用放出的氣體;⑤人呼出的二氧化碳氣體;⑥煤燃燒產生的煙塵.
    其中會使空氣受到污染的是( ?。?/h2>

    組卷:15引用:3難度:0.9
  • 8.2017年5月18日上午10時許,在距離祖國大陸300多公里的南?!八{鯨一號”海上鉆井平臺上,國土資源部部長姜大明宣布,我國進行的首次可燃冰(天然氣水合物CH4?nH2O)試采實現(xiàn)連續(xù)穩(wěn)定產氣,可燃冰試采宣告成功.下列關于“可燃冰”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h2>

    組卷:17引用:2難度:0.7

四、綜合題

  • 25.人類的生產生活離不開金屬材料,隨著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金屬及其合金在日常生活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1)人們習慣上把金、銀、銅、鐵、錫五種金屬統(tǒng)稱為“五金”,在“五金”順序中把金屬
     
    的位置移到最后,正好符合由弱到強的順序。
    (2)汽車車體多用鋼材制造。表面噴漆不僅美觀,而且可有效防止與
     
    接觸而生銹。
    (3)工業(yè)上用CO還原赤鐵礦(主要成分為Fe2O3)冶煉金屬鐵的化學方程式為
     
    。
    西漢時期中國古老的冶銅方法是“濕法冶銅”主要的反應原理是鐵與硫酸銅溶液反應,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4)在實驗室中探究鋁、銅的金屬活動性順序,除鋁、銅外,還需要用到的試劑是
     
    。(填一種即可)
    (5)鐵鍋、鋁鍋是生活中常用的炊具,如圖是鐵鍋的示意圖。
    ①鐵鍋所含金屬單質
     
    (寫化學式),含有的有機合成材料是
     
    (填寫名稱)。
    ②炒菜時鐵鍋中的油著火可用鍋蓋蓋滅,其原理是
     

    ③銅也易生銹,銅銹的主要成分是堿式碳酸銅(Cu2(OH)2CO3),是銅與空氣中的氧氣、水和
     
    共同作用的結果。
    ④將5.6克鐵與足量的稀硫酸反應可制得氫氣的質量是
     
    (寫出解題過程)。

    組卷:16引用:6難度:0.5
  • 26.化學與生活密切相關,請根據你學過的化學知識來解決下列問題
    (1)做飯時人們用天然氣作為燃料,主要是利用該反應能
     
    (填“放出熱量”或“吸收熱量”).做飯完畢后,我們關閉煤氣,其滅火的原理是
     

    (2)制作碳酸飲料的物質是
     
    ,使人煤氣中毒的物質是
     
    ,二者性質不同的原因是
     

    組卷:17引用:2難度:0.5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