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電影《滿江紅》引發(fā)熱議,同學(xué)們制作李綱的專集,請你完成下面任務(wù)。
???????(一)李綱的人生經(jīng)歷
      李綱,字伯紀,號梁溪先生,無錫人。宋朝著名抗金志士。
      靖康元年,主張堅守汴京,擊退金兵,但不久被投降派所排斥。
      南宋高宗即位,一度起用為相,力圖革新,不久遭罷免。
      紹興二年,再次起用為湖南宣撫使,旋即又遭免職。
      他多次上疏陳訴抗金大計,均未被采納。紹興十年病逝,謚號“忠定”。
???????(二)李綱詩詞集錄
???????????病牛
????耕犁千畝實千箱,力盡筋疲誰復(fù)傷?
????但得眾生皆得飽,不辭羸病臥殘陽。
???????江城子?春來江上打頭風(fēng)
      春來江上打頭風(fēng),吼層空,卷飛蓬,多少云濤、雪浪暮江中。早是客情多感慨,煙漠漠,雨濛濛。
      梁溪只在太湖東,長兒童,學(xué)龐翁。誰信家書,三月不曾通。見說浙河金鼓震,何日到,羨歸鴻
????????????????????(三)李綱的散文
      梁溪寢室之側(cè),有小軒焉,以為燕居食息之所。竹樹蔥籠,鳴禽上下,窗明幾凈,清風(fēng)徐來。梁溪欣然悅之,因之曰“拙軒”??驮唬骸笆擒幱腻溟e雅,為子之所悅,顧乃以拙名之,何也?”梁溪曰:“昔柳子厚謫永州,愛其溪山泉石之美,買而居之,自謂以愚觸罪,故凡溪山泉石皆名以‘愚’。今予以拙謫居于此,而是軒廣不逾丈,無丹雘之飾;竹樹雖美,叢檜茂密,不加剪治;其自然,獨為拙者之所樂,則以拙累之,不亦可乎!”
??????????????????????????????????????(選自《拙軒記》,有刪改)
????????????????????(四)后世的評價
      綱天下之望,以一身用舍,為社稷生民安危。雖身或不用,用有不久,而其忠誠義氣,凜然動乎遠。每宋使至燕山,必問李綱安否,其為遠人所畏服如此。
???????????????????????????????????????????(選自《宋史》)
【注釋】①打頭風(fēng):逆風(fēng)。②早是:已是。③長兒童,學(xué)龐翁:意思是人老了,也該隱居了。長兒童即長大了,暗指老了;學(xué)龐翁指學(xué)龐公隱居。龐公,即龐德公,三國時期隱士。④燕居:退朝而處;閑居。⑤顧:反而,卻。⑥丹雘(huò):供涂飾的紅色顏料。⑦累:連累,拖累。
(1)小語與小文就《江城子?春來江上打頭風(fēng)》一詞進行探討,請你參與其中。
①這首詞的上闋從
聽覺(或正面)(或直接)
聽覺(或正面)(或直接)
、
視覺(或側(cè)面)(或間接)
視覺(或側(cè)面)(或間接)
多個描寫角度,表現(xiàn)江上逆風(fēng)之大。
②下闋中李綱欲“學(xué)龐翁”,其實并無此意,請你依據(jù)詞中畫線句加以分析。
(2)請你根據(jù)表中提示的方法解釋加點詞。
方法 聯(lián)系內(nèi)容 釋義
課文遷移法 之者誰(《醉翁亭記》) 之曰“拙軒”
命名。
命名。
性命于亂世(《出師表》) 其自然
保全。
保全。
字典查閱法 ①背,負擔(dān);②背靠背;③違背,背棄;④失敗。 天下之望
肩負。
肩負。
成語聯(lián)想法 聞名遐 凜然動乎遠
近。
近。
(3)小語發(fā)現(xiàn)宋人有追慕古人之風(fēng)。請你閱讀材料(三),與他一起完成下面兩小題。
①“清風(fēng)徐來”引用蘇軾《赤壁賦》中的句子“清風(fēng)徐來,水波不興”,而“竹樹蔥籠,鳴禽上下”則化用歐陽修《醉翁亭記》中的句子“
樹林陰翳
樹林陰翳
、
鳴聲上下
鳴聲上下
”。
②李綱對唐朝
柳宗元
柳宗元
  (填寫姓名)的遭遇感同身受,追慕其人格,是以寫下此文與之遙相唱和。
(4)學(xué)習(xí)小組就材料(三)(四)進行研討,其中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B
B

A.小杭:客人認為拙軒幽靜閑雅卻不加修剪整治,所以無法理解李綱為何以此為樂。
B.小州:在李綱看來,拙軒質(zhì)樸無華、自然天成的特點與自己愚拙的品性是一致的。
C.小語:李綱難以被朝廷起用,但任用不久之后,他的忠誠義氣還是為天下人感動。
D.小文:宋使每次出使金國,一定向李綱詢問行程的安危,可見其對金國十分畏服。
(5)你認為李綱是一個“拙”的人嗎?請聯(lián)系上面材料,談?wù)効捶ā?br />(6)《說文》對“拙”的解釋是“不巧也”。名著中很多人物具有“拙”的品質(zhì),請你從下列選項中任選一位,結(jié)合作品內(nèi)容加以分析。
A.《儒林外史》杜少卿
B.《平凡的世界》孫少安
C.《朝花夕拾》范愛農(nóng)
D.《簡?愛》簡?愛

【答案】聽覺(或正面)(或直接);視覺(或側(cè)面)(或間接);命名。;保全。;肩負。;近。;樹林陰翳;鳴聲上下;柳宗元;B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quán)屬菁優(yōu)網(wǎng)所有,未經(jīng)書面同意,不得復(fù)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6/27 10:35:59組卷:40引用:1難度:0.5
相似題
  • 1.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h2>

    發(fā)布:2025/1/2 23:0:3組卷:31引用:1難度:0.7
  • 2.文言文閱讀。
    魚我所欲也
    《孟子》
          ①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則凡可以避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避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②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
          ③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歟?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1)下列句子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所識窮乏者我與 之心而寓之酒也
    B.非獨賢者有心也 故天將降大任于人也
    C.一簞,一豆羹 之不能盡其才
    D.今為宮室之為之 君子成人之
    (2)下列句子加點的詞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得之生,弗得則死 居廟堂之高憂其民
    B.蹴爾與之 聚室謀曰
    C.萬鐘我何加焉 苛政猛虎也
    D.鄉(xiāng)身死而不受 武陵人捕魚業(yè)
    (3)下列對文章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A.文章開頭用“魚”比喻“生”,用“熊掌”比喻“義”,通過類比,形象生動引出本文的中心論點——舍生取義。
    B.文中第②段以“一簞食,一豆羹”為例,告訴我們看似微不足道的“一簞食,一豆羹”在生死關(guān)頭卻能考驗一個人的品德。
    C.文章通過“不辨禮儀”接受“萬鐘”和“不受嗟來之食”的故事分別從正、反兩方面論證“舍生取義”的觀點,論證非常有力。
    D.本文告訴我們“無論在什么情況下,人都應(yīng)該保持自己的本心,只要本心在,即使在生死關(guān)頭,也能經(jīng)受住考驗”的道理。
    (4)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②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發(fā)布:2024/12/27 1:0:4組卷:14引用:3難度:0.5
  • 3.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h2>

    發(fā)布:2024/12/27 0:30:2組卷:51引用:4難度:0.8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yīng)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yīng)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wù)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quán),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