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題。
??【甲】二世元年七月,發(fā)閭左適戍漁陽,九百人屯大澤鄉(xiāng)。陳勝、吳廣皆次當行,為屯長。會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斬。陳勝、吳廣乃謀曰:“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陳勝曰:“天下苦秦久矣。吾聞二世少子也,不當立,當立者乃公子扶蘇。扶蘇以數諫故,上使外將兵。今或聞無罪,二世殺之。百姓多聞其賢,未知其死也。項燕為楚將,數有功,愛士卒,楚人憐之?;蛞詾樗?,或以為亡。今誠以吾眾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為天下唱,宜多應者?!眳菑V以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陳勝、吳廣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眾耳?!蹦说弧瓣悇偻酢?,置人所罾魚腹中。卒買魚烹食,得魚腹中書,固以怪之矣。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夜篝火,狐鳴呼曰:“大楚興,陳勝王?!弊浣砸贵@恐。旦日,卒中往往語,皆指目陳勝。
??【乙】高祖,沛豐邑中陽里人,姓劉氏,字季。父曰太公,母曰劉媼。其先劉媼嘗息大澤之陂,夢與神遇。是時雷電晦冥,太公往視,則見蛟龍於其上。已而有身,遂產高祖。
      高祖為人,隆準而龍顏,美須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仁而愛人,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產作業(yè)。及壯,試為吏,為泗水亭長,廷中吏無所不狎侮。好酒及色。常從王媼、武負貰酒,醉臥,武負、王媼見其上常有龍,怪之。高祖每酤留飲,酒讎數倍。及見怪,歲竟,此兩家常折券棄責。高祖常繇咸陽,縱觀,觀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當如此也!”
??秦二世元年秋,陳勝等起蘄,至陳而王,號為“張楚”。諸郡縣皆多殺其長吏以應陳涉。沛令恐其有變,乃閉城城守,欲誅蕭、曹。蕭、曹恐,逾城保劉季。劉季乃書帛射城上,謂沛父老曰:“天下苦秦久矣。今父老雖為沛令守,諸侯并起,今屠沛。沛今共誅令,擇子弟可立者立之,以應諸侯,則家室完。不然,父子俱屠,無為也?!备咐夏寺首拥芄矚⑴媪?,開城門迎劉季,欲以為沛令。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B
B

A.已失期 度:推測,估計
B.今亦死 亡:丟失,失去
C.死,死國可乎 等:同樣
D.扶蘇以諫故 數:屢次
(2)下列句子中,加點“之”字的意義和用法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B
B

例句:其先劉媼嘗息大澤
A.輟耕壟上
B.水陸草木
C.居廟堂高則憂其民
D.其此謂乎
(3)下列對選文有關內容的解釋和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C
C

A.兩文“天下苦秦久矣”揭露了秦王朝對人民壓迫、剝削程度之深,揭示了秦末農民起義及秦滅亡的根本原因。
B.【甲】文陳勝吳廣認為發(fā)動起義首先要震懾眾人,就在絲帛上寫“陳勝王”并巧妙地在隊伍中傳開,可見他們有謀略,勇于行動。
C.【甲】文“閭左”在古代指代貧苦人民,【甲】文中的“二世元年七月”和【乙】文中“秦二世元年秋”都是采用的年號紀年法。
D.【乙】文中漢高祖雖出身卑賤,但通過一系列外貌、語言和動作描寫,刻畫出他機智遠謀、氣度不凡的帝王氣相及心術。
(4)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旦日,卒中往往語,皆指目陳勝。
(5)用“/”給下面的句子斷句。(限斷兩處)
仁而愛人喜施意豁如也

【答案】B;B;C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4/24 9:2:26組卷:7引用:1難度:0.5
相似題
  • 1.閱讀下面文言文,回答問題。
    【甲】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節(jié)選自《岳陽樓記》)【乙】季文子(即魯國大夫黃越)相宣、成,無衣帛之妾,無食粟之馬。仲孫它諫曰:“子為魯上卿,相二君矣,妾不衣帛,馬不食粟,人共以子為愛,且不華國”乎!”文子曰:“吾亦愿之。然吾觀國人,其父兄之食粗而衣惡者猶多矣,吾是以不敢。人之父兄食粗衣惡,而我美妾與馬,無乃非相人者乎!且吾聞以德榮為國華,不聞以妾與馬?!?br />(節(jié)選自《國語?季文子以德為榮》)【注釋】①相:輔助。②愛:吝嗇。③華國:使國家有光彩。
    (1)解釋下列加點詞在文中的意思。
    ①春和
     

    ②長煙
     

    ③古仁人之心
     

    ④食粗
     

    (2)下列加點字的意義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項是
     

    A.人共子為愛╲不以物喜不己悲
    B.吾亦愿╲予嘗求古仁人
    C.不聞以妾馬╲太守客來飲于此
    D.子魯上卿╲或異二者之
    (3)翻譯下列句子。
    ①微斯人,吾誰與歸?
    ②無乃非相人者乎!
    (4)季文子在思想上與范仲淹有什么相同之處?請結合【乙】文內容說說你的理解。

    發(fā)布:2024/12/27 3:30:2組卷:15難度:0.7
  • 2.下列句中加點字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h2>

    發(fā)布:2024/12/27 3:30:2組卷:13引用:3難度:0.8
  • 3.閱讀下面的古詩文,完成各題。
    【甲】賈生
    李商隱
    宣室求賢訪逐臣,賈生才調更無倫。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乙】賈誼傳(節(jié)選)
    班固
    ??天子議以誼任公卿之位。東陽侯、馮敬之盡害之,乃毀誼曰:“洛陽之人年少初學專欲擅權紛亂諸事。”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議,以誼為長沙王太傅。誼既以謫去,意不自得。及渡湘水,為賦以吊屈原。追傷之,因以自
    ??后歲余,文帝思誼,征之。至,入見,上方受厘[注],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問鬼神之本。誼具道所以然之故。至夜半,文帝前席。即罷,曰:“吾久不見賈生,自以為過之,今不及也?!蹦?bdo class="mathjye-underpoint">拜誼為梁懷王太傅。
    (節(jié)選自班固《漢書?賈誼傳第十八》)[注]受厘:祭祀后把剩余的肉送回皇上,以示受福。
    (1)根據語境,參考方法提示,解釋下列加點詞語的意思。
    加點詞語 方法提示 解釋(填寫文字)
    東陽侯、馮敬之盡害之 關聯教材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桃花源記》)

    ①屬:
     

    因以自
    使用詞典選擇義項
    諭:a明白;了解;b告訴;c詔令;d同“喻”,比方

    ②諭:
     

    誼為梁懷王太傅
    參考字源釋義,聯系語境推斷詞語意思
    拜:會意。從兩手,從下?!墩f文》:“拜從兩手下?!北硎倦p手作揖,或下拜。

    ③拜:
     
    (2)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①誼既以謫去,意不自得。
    ②后歲余,文帝思誼,征之。
    (3)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洛陽之人年少初學/專欲擅/權紛亂諸事
    B.洛陽之人年少初學/專欲擅權/紛亂諸事
    C.洛陽之人年少初/學專欲擅權/紛亂諸事
    D.洛陽之人年少初/學專欲擅/權紛亂諸事
    (4)下列對甲乙詩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甲詩首句中“逐臣”二字體現賈誼身份,乙文首段詳敘賈誼成為“逐臣”的原因。
    B.甲詩“可憐”意為可惜,用詞含蓄,隱含著對漢文帝求仙訪道、不計民生的嘲諷。
    C.甲詩借寫漢代賈誼的遭遇,寄寓詩人在政治上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郁悶和感傷。
    D.同樣寫漢文帝“宣室求賢”這件事,但甲乙語言風格不同,甲詩華麗,乙文質樸。
    (5)甲乙詩文都寫出賈誼才華過人,但寫法有同有異,請從描寫角度簡要分析。

    發(fā)布:2024/12/27 4:0:2組卷:50難度:0.3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