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學年陜西省漢中市鎮(zhèn)巴縣七年級(下)期末生物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共30小題,每小題1分,計3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
1.“骨肉相連,血脈相通”是用來形容母子關系的贊美之詞。胎兒發(fā)育所需的營養(yǎng)物質(zhì)是通過哪一結(jié)構(gòu)從母體內(nèi)獲得的?( )
A.輸卵管 B.羊水 C.胎盤 D.卵巢 組卷:24引用:6難度:0.7 -
2.在人的生殖過程中,有一個階段被比喻為“一粒種子落到了土壤中?!边@?!胺N子”和“土壤”分別是指( )
A.受精卵;輸卵管 B.胎兒;子宮內(nèi)膜 C.胚胎;輸卵管 D.胚泡;子宮內(nèi)膜 組卷:158引用:11難度:0.9 -
3.青春期是人一生中一個重要的發(fā)育階段。下列對此階段發(fā)育特點的敘述錯誤的是( ?。?/h2>
A.身高迅速增加,心肺功能增強 B.第二性征的出現(xiàn)與生長激素有關 C.生殖器官快速發(fā)育,出現(xiàn)月經(jīng)或遺精現(xiàn)象 D.腦的興奮性增強,是認識事物的好時機 組卷:25引用:5難度:0.6 -
4.在青春期,有些同學產(chǎn)生了過分激動、羞澀、煩躁、恐慌等心理反應。面對這些變化,下列做法不正確的是( ?。?/h2>
A.適當向朋友傾訴煩惱 B.正確認識,理性對待 C.適當?shù)卣埱蠹议L指導 D.自我封閉,任其發(fā)展 組卷:0引用:2難度:0.7 -
5.類人猿與人類有著極為相似的特征,是因為有較近的共同祖先。人類祖先與猿分界的重要標志是( ?。?/h2>
A.會使用工具 B.面部表情豐富 C.產(chǎn)生了語言 D.兩足直立行走 組卷:53引用:9難度:0.6 -
6.維生素對人體的各項生命活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有關維生素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h2>
A.維生素A缺乏時易患壞血病 B.維生素B1缺乏時易患腳氣病 C.多吃新鮮水果和蔬菜可以預防壞血病 D.多吃含鈣的食物可以預防佝僂病 組卷:6引用:5難度:0.6 -
7.中學生正處于生長發(fā)育的高峰期,飲食上需要攝入適量的蛋白質(zhì)來滿足身體生長的需求。下列食物中能滿足這一要求的是( ?。?/h2>
A.油脂類 B.奶、魚、肉類 C.果蔬類 D.谷薯類 組卷:3引用:3難度:0.7 -
8.如圖為人體消化、吸收的過程示意圖,①~④分別表示不同的消化液,a、b表示最終的消化產(chǎn)物,X表示消化器官。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①為唾液,能將淀粉分解為葡萄糖 B.②膽汁中含有脂肪酶,可以分解脂肪 C.③和④發(fā)揮作用的主要場所都是小腸 D.X是大腸,是吸收a、b的主要場所 組卷:5引用:2難度:0.5 -
9.某小組在探究“饅頭在口腔中的變化”時,先進行如下表所示處理,再將三支試管都放入37℃水浴中保溫10分鐘,取出冷卻后分別加入2滴碘液。下列分析不正確的是( ?。?br />
試管編號 ① ② ③ 加入物質(zhì) 饅頭碎屑、清水 饅頭碎屑、唾液 饅頭塊、唾液 攪拌情況 充分攪拌 充分攪拌 充分攪拌 A.①號和②號試管作對照,變量是唾液 B.為證明“牙齒的咀嚼對淀粉有消化作用”,應選用②號和③號進行對照 C.①號和③號試管中的溶液不變藍,②號試管中的溶液變藍 D.②號試管中的溶液不變藍,證明淀粉被唾液分解了 組卷:3引用:2難度:0.7 -
10.茜茜母親的生日快到了,為了表達對媽媽的愛,她準備為媽媽做一頓豐盛的午餐:拉面、鹽水大蝦、紅燒肉和溜豆腐。從均衡營養(yǎng)的角度看,你認為應該再加的食物是( ?。?/h2>
A.豆?jié){ B.排骨湯 C.梅菜扣肉 D.炒青菜 組卷:38引用:3難度:0.7 -
11.下列生活中常見的關于食品安全行為或做法,合理的是( ?。?br />①將前一天吃剩的肉菜加鹽煮沸后食用
②將吃不完的新鮮蔬菜放入冰箱內(nèi)保鮮
③購買食品時,要注意包裝上的保質(zhì)期等信息
④夏天腌黃瓜容易腐爛,可以多加防腐劑
⑤廚房和炊具要保持干凈A.①③④ B.②③⑤ C.②④⑤ D.①③⑤ 組卷:2引用:6難度:0.7 -
12.外界空氣通過呼吸道后不會發(fā)生的變化是( ?。?/h2>
A.變溫暖 B.變濕潤 C.變清潔 D.氧含量增多 組卷:39引用:4難度:0.5
二、非選擇題(共6小題,每空1分,計30分)
-
35.每年的6月6日是“全國愛眼日”,今年的主題是:關注普遍的眼健康。請根據(jù)如圖回答相關問題:
(1)眼是重要的視覺器官。物體反射的光線經(jīng)過折射,最終落在[④]
(2)正常的眼球中,當人從光亮處移至黑暗處時,瞳孔會
(3)不良的用眼習慣會導致近視。圖2中,表示近視眼成像情況的是圖組卷:7引用:2難度:0.5 -
36.針對塑料袋以及一次性塑料泡沫帶來的白色污染問題,某小組同學以大豆為實驗材料來“探究土壤中的塑料廢棄物對植物生長的影響”。實驗步驟如下:
編號 A B 種子數(shù)量 20粒 20粒 土壤情況 ① 等量塑料廢棄物的土壤 其他 定時澆水,培養(yǎng)一段時間,其他條件相同且適宜
(1)本實驗的變量是
(2)表中①處應填
(3)分析如圖,塑料污染的土壤中,植物生長遲緩。因此,可以得出的實驗結(jié)論是:
(4)根的主要作用是吸收營養(yǎng)物質(zhì),促進植物生長。依據(jù)此信息,觀察如圖的根系,分析B盆植株矮小的原因是
(5)鑒于塑料袋污染的嚴重危害,政府提出了“限塑令”。下列相關措施不正確的是
A.尋找可降解材料
B.將塑料垃圾集中焚燒
C.減少塑料袋使用組卷:6引用:2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