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1-2022學年浙江省寧波市高一(上)期末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4分)(一)(本題共1小題,9分)

  • 1.閱讀下列文字,回答下列各題。
    讀懂“雙減”政策材料一:
    “雙減”問題的提出,很大程度上源于教育生態(tài)的失衡。育人不僅僅是學校的責任,更需要學校、家庭、社會協(xié)同發(fā)力?!半p減”問題之所以變得如此緊迫,關鍵在于共識度不夠,尚未完全轉化為共同行動。其中既有校外培訓的越位,也有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不到位。開展“雙減”工作,就是要以快刀斬亂麻之勢,撥亂反正,使學校、家庭、社會各安其位,學生、家長、教師各負其責,促進教育生態(tài)全面、協(xié)調、可持續(xù)發(fā)展。從家校協(xié)同到家、校、社協(xié)同,體現(xiàn)了新時期大教育觀背景下育人生態(tài)的重構。從三者定位看,學校是育人主體,家庭是育人共同體,社會教育是育人的有益補充,只有三者各歸其位,各自發(fā)揮應有的作用,才能夠真正實現(xiàn)育人目標。要夯實學校教育主渠道、主陣地,增強校內供給的競爭力和創(chuàng)造力,把孩子吸引在校園,吸引在課堂。家庭是育人共同體的薄弱環(huán)節(jié),也是重要一環(huán),要加強對家長的教育引導和支持。尤其需要加快推進家庭教育立法,明確家庭教育的法定責任,加強家庭對學生道德品質、知識技能、文化修養(yǎng)、生活習慣等方面的培育、引導和影響。校外教育要與校內教育錯位發(fā)展、個性化發(fā)展、特色化發(fā)展,而不能越俎代庖,再造一個教育體系。
    (摘編自劉宇輝《“雙減”引發(fā)的新時期教育思考》,《光明日報》2021年11月16日)材料二:
          在“雙減”政策落地的大背景下,校外培訓機構已進入整改、過渡期。北塔資本投資副總裁王強認為,教培機構轉型主要有三個方向:職業(yè)教育、素質教育、教育信息化以及部分與智能硬件相關的業(yè)務。
          王強表示,從目前市場披露情況看,轉型素質教育和職業(yè)教育賽道的教培機構相對較多,因為教育培訓行業(yè)原有學科培訓沉淀下來的運營能力、招生能力,甚至師資隊伍等都有利于直接向這兩個方向轉型。
    “未來課外輔導的時間減少,全部的壓力都在公立學校體系?!鄙虾K墒笳n堂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合伙人梁靜說,在和公立學校的接觸中發(fā)現(xiàn),學校在“智慧校園”的建設中也迫切希望有智能的、個性化的學習體系,讓學生既減少學習時間,又能提高學習效果,同時也可以幫老師減少備課、授課的負擔和壓力,實現(xiàn)減負增效。
          而學科類培訓轉型素質教育的難點在于,素質教育在一定時間內無法成為學生和家長的剛需,因此,這個轉型方向無法解決原有的規(guī)模問題。除規(guī)模問題之外,素質教育涉及的學科較為分散,解決師資供應鏈問題需要時間,師資標準化也在短期內構成對企業(yè)轉型的挑戰(zhàn)。
          對于學科類教培轉型成人賽道,橙啦教育創(chuàng)始人、華夏桃李董事長張愛志認為,這類轉型多為處理投資人關系時放出的利好消息,短期內很難取得明顯收益?!叭艮D型成人賽道,原學科教培的團隊、資源、渠道、品牌均不能復用,其基因與學科教培完全不同,成人賽道的體量也無法與原來的K12(學前教育至高中教育)教培相比?!绷硪环矫?,相比于K12,成人教育創(chuàng)造的生命周期總價值有限,因此短期內不會成為轉型重點。
          對于轉型職業(yè)教育、素質教育等原本就已存在的賽道,王強表示,機構在轉型過程中將經歷相當長一段時間的陣痛期,如入局招考領域,在這個賽道中,中公教育、華圖教育、粉筆教育等已經占據(jù)較大市場份額,肯定會面臨激烈的市場競爭,“最終能不能分到一杯羹,就看機構自己的能力了?!?br />(摘編自《“雙減”政策落地,校外培訓機構探索轉型》,《新京報》2021年8月10日)材料三:
    菁優(yōu)網
    (圖表來自《新京報》《“雙減”之下,家長喜憂參半》)(1)下列對材料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雙減”問題之所以變得如此緊迫,關鍵在于校外教育再造了一個教育體系,校外培訓越位學校教育。
    B.在孩子的教育上,作為育人共同體的家庭發(fā)揮了最為重要的作用,所以要加強對家長的教育引導和支持。
    C.王強認為,當下教培機構主要向素質教育和職業(yè)教育轉型,原因在于原有的學科培訓打下的基礎更利于這兩方面的轉型。
    D.素質教育根本無法滿足孩子和家長的需要,也就始終不可能成為學科類培訓轉型的選擇方向。
    (2)根據(jù)材料,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大部分家長給孩子報課外培訓班是為了讓孩子多一項技能,只有少數(shù)家長報班是為了有地方托管孩子。
    B.開展“雙減”工作,是為了讓學校、家庭、社會協(xié)同發(fā)力,從而促進教育生態(tài)全面、協(xié)調、可持續(xù)發(fā)展。
    C.除規(guī)模問題之外,素質教育涉及的學科較為分散,師資供應鏈、師資標準化問題也需要時間解決,對企業(yè)轉型構成挑戰(zhàn)。
    D.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在轉型的過程中,教培機構只要正確把握了政策的方向,就能分到屬于自己的一杯羹。
    (3)結合三則材料,談談你對當下教培行業(yè)轉型的建議。

    組卷:6引用:2難度:0.5

(二)文化上的送去和拿來(本題共1小題,10分)

  • 2.閱讀下列文字,回答下列各題。
    材料一:
          ①中國一向是所謂“閉關主義”,自己不去,別人也不許來。自從給槍炮打破了大門之后,又碰了一串釘子,到現(xiàn)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義”了。別的且不說罷,單是學藝上的東西,近來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覽,但終“不知后事如何”;還有幾位“大師”們捧著幾張古畫和新畫,在歐洲各國一路的掛過去,叫作“發(fā)揚國光”。聽說不遠還要送梅蘭芳博士到蘇聯(lián)去,以催進“象征主義”,此后是順便到歐洲傳道。我在這里不想討論梅博士演藝和象征主義的關系,總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說,也可以算得顯出一點進步了。
          ②但我們沒有人根據(jù)了“禮尚往來”的儀節(jié),說道:拿來!
          ③當然,能夠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壞事情,一者見得豐富,二者見得大度。尼采就自詡過他是太陽,光熱無窮,只是給與,不想取得。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陽,他發(fā)了瘋。中國也不是,雖然有人說,掘起地下的煤來,就足夠全世界幾百年之用,但是,幾百年之后呢?幾百年之后,我們當然是化為魂靈,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獄,但我們的子孫是在的,所以還應該給他們留下一點禮品。要不然,則當佳節(jié)大典之際,他們拿不出東西來,只好磕頭賀喜,討一點殘羹冷炙做獎賞。
          ④這種獎賞,不要誤解為“拋來”的東西,這是“拋給”的,說得冠冕些,可以稱之為“送來”,我在這里不想舉出實例。
          ⑤我在這里也并不想對于“送去”再說什么,否則太不“摩登”了。我只想鼓吹我們再吝嗇一點,“送去”之外,還得“拿來”,是為“拿來主義”。
    (節(jié)選自魯迅《拿來主義》)材料二:
          ①魯迅先生提出了“拿來主義”的主張,我們中國人確實從西方國家拿來了不少的西方文化的精華。同時,我們也拿來了不少的糟粕。
          ②我曾提出了一個主張:“送去主義?!币馑际前阎袊幕木A送到西方國家去,盡上我們的國際主義義務。我的根據(jù)何在呢?
          ③我們中華民族是偉大的民族,四大發(fā)明是盡人皆知的,無待贅言。至于無數(shù)的看來似乎是細微的發(fā)明,也出自中國人之手,其意義是決不細微的。我只介紹一部書,人家一看便知,這部書是:阿里?瑪扎海里的《絲綢之路》。
          ④然而,日往月來,星移斗轉,西方興起了產業(yè)革命,科學技術的發(fā)展突飛猛進,影響遍及全世界。最早的殖民主義國家,靠堅船利炮,完成了資本主義原始積累的任務。
          ⑤現(xiàn)在屈指算來,西方以及世界其他國家已經從中華民族優(yōu)秀文化中拿走了不少優(yōu)秀的精華,但是仍然有許多精華,他們沒有拿走。中國傳統(tǒng)的倫理道德和文化思想,其中有糟粕,也有精華,如中國的“天人合一”思想,如能切實行之,必能濟西方之窮。另外,改革開放,由計劃經濟轉入市場經濟而獲得成功,對世界其他國家就很有借鑒的價值。
          ⑥這些東西如珠子在前,叫人家,特別是西方,卻偏不來拿。怎么辦呢?你不來拿,我們就送去。
    (摘編自季羨林《我們要奉行“送去主義”》)(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材料一認為“送去主義”本質上是有往無來的賣國行徑,會導致亡國滅種,因此應采取“拿來主義”。
    B.材料二主張奉行“送去主義”,把中國的文化精華送到西方國家去,盡上我們的國際主義義務。
    C.“別的且不說吧”暗示“送去主義”涉及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同時用“單是”落到“學藝上”,使論說內容集中。
    D.西方以及世界其他國家,靠堅船利炮,從中華民族優(yōu)秀文化中拿走了不少優(yōu)秀的精華,完成了資本主義原始積累的任務。
    (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材料一破中有立,破立結合,在批判“閉關主義”“送去主義”的基礎上提出“拿來主義”,破得徹底,立得才牢靠。
    B.材料一多用反語,如“進步”“吝嗇”,前者貶詞褒用,后者褒詞貶用,體現(xiàn)了魯迅雜文諷刺幽默的語言特點。
    C.材料二運用了因果論證,先開門見山提出“送去主義”,然后從中國的歷史和西方的現(xiàn)狀兩方面闡釋原因。
    D.中國傳統(tǒng)的倫理道德和文化思想,有糟粕,也有精華,其中的精華部分,可以濟西方之窮。
    (3)在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問題上,魯迅先生批判“送去主義”,季羨林先生則奉行“送去主義”。結合文段,請你說說兩位先生各自所持觀點的具體內容。

    組卷:14引用:4難度:0.5

(三)人格化的自然(本題共1小題,15分)

  • 3.閱讀下列文字,回答下列各題。
    材料一:
          不逢北國之秋,已將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總要想起陶然亭的蘆花,釣魚臺的柳影,西山的蟲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鐘聲。在北平即使不出門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破屋來住著,早晨起來,泡一碗濃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綠的天色,聽得到青天下馴鴿的飛聲。從槐樹葉底,朝東細數(shù)著一絲一絲漏下來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靜對著像喇叭似的牽?;ǎǔ瘶s)的藍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夠感覺到十分的秋意。說到了牽?;?,我以為以藍色或白色者為佳,紫黑色次之,淡紅色最下。最好,還要在牽牛花底,教長著幾根疏疏落落的尖細且長的秋草,使作陪襯。
    (節(jié)選自郁達夫《故都的秋》)材料二: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裊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這時候葉子與花也有一絲的顫動,像閃電般,霎時傳過荷塘的那邊去了。葉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著,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葉子底下是脈脈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見一些顏色;而葉子卻更見風致了。
    (節(jié)選自朱自清《荷塘月色》)材料三:
          十五年中,這古園的形體被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幸好有些東西是任誰也不能改變它的。譬如祭壇石門中的落日,寂靜的光輝平鋪的―刻,地上的每一個坎坷都被映照得燦爛;譬如在園中最為落寞的時間,―群雨燕便出來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蒼涼;譬如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腳印,總讓人猜想他們是誰,曾在哪兒做過些什么,然后又都到哪兒去了;譬如那些蒼黑的古柏,你憂郁的時候它們鎮(zhèn)靜地站在那兒,你欣喜的時候它們依然鎮(zhèn)靜地站在那兒,它們沒日沒夜地站在那兒,從你沒有出生一直站到這個世界上又沒了你的時候;譬如暴雨驟臨園中,激起一陣陣灼烈而清純的草木和泥土的氣味,讓人想起無數(shù)個夏天的事件;譬如秋風忽至,再有一場早霜,落葉或飄搖歌舞或坦然安臥,滿園中播散著熨帖而微苦的味道。
    (節(jié)選自史鐵生《我與地壇》)(1)下列對文段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三個文段景物描寫各具其美,而且蘊含著深厚的情味,可以令人感受到中國自然美學具有安頓身心、慰藉情感、超越自我的作用。
    B.文一舍棄名勝古跡,選擇日常生活場景和平凡細小的事物展現(xiàn)故都的秋味,體現(xiàn)了傳統(tǒng)文人的雅趣。
    C.《荷塘月色》的寫景,兼顧到荷塘上的月色和月色下的荷塘。文二主要從荷葉、荷花、荷香、荷波、荷韻等方面,側重描繪荷塘上的月色之美,表現(xiàn)了作者對自然美的深切感受。
    D.文三描繪出地壇四季的不同景致,古老又充滿生機,展現(xiàn)出自然景物的永恒,體現(xiàn)出作者對生命的思考。
    (2)下列對文段寫景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一語言簡練典雅,飽含深情,寫出北平秋天的韻致;文二善于鋪陳,語言華麗,充滿詩情畫意;文三寫景中夾雜著抒情和議論,表達自己對人生的感悟。
    B.文一調動了聽覺、視覺來感受“故都的秋”,寫景狀物有聲有色,有動有靜,并融入了作者深沉細膩的感受和情思。
    C.文二運用通感手法,用遠處渺茫的歌聲來表現(xiàn)荷花清香若有若無的特點,以聽覺寫嗅覺,具體傳神。
    D.文三運用排比、比喻、擬人等手法,選取了落日、雨燕、孩子的腳印等景物,包孕著博大與纖細、沉寂與涌動、古老與年輕,充滿哲理意味。
    (3)“十五年中,這古園的形體被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幸好有些東西是任誰也不能改變它的?!薄坝行〇|西”是指什么?請結合文本進行分析。
    (4)梁實秋在《論散文》中說:“有一個人便有一種散文?!币陨先齻€散文寫景片段背后也隱藏著三個不同的作者,請結合文本,從情感特點、審美趣味兩個角度分析三位作者的不同。

    組卷:6引用:1難度:0.5

三、語言文字運用(共23分)

  • 10.閱讀下面兩則材料,完成相關題目。
          材料一:在鄉(xiāng)村里所謂調解,其實是一種教育過程。差不多每次都由一位很會說話的鄉(xiāng)紳開口。他的公式總是把那被調解的雙方都罵一頓?!斑@簡直是丟我們村子里的臉!你們還不認了錯,回家去?!苯又逃柫艘环?。有時竟拍起桌子來發(fā)一陣脾氣。他依著他認為“應當”的告訴他們。這一陣卻極有效,雙方時常就“和解”了,有時還得罰他們請一次客。
          ……子曰:“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br />(節(jié)選自費孝通《鄉(xiāng)土中國?無訟》)      材料二:最近河南廣播電視臺《小莉幫忙》記者楊小莉在鏡頭前痛哭一事引發(fā)關注,事情源于安陽一起犬只傷人事件。一老人在小區(qū)被大型犬只咬傷,狗主人卻矢口否認,老人家屬向《小莉幫忙》求助。誰料到監(jiān)控有了,媒體也介入了,但這起簡單的民事糾紛。后續(xù)交涉卻異常曲折。即使有當?shù)爻枪?、轄區(qū)民警調查協(xié)調,狗主人仍不肯正面回復。連續(xù)9期節(jié)目下來事情仍未解決,直到10月16日當?shù)丶o檢部門介入。
    (節(jié)選自《新京報》《是什么把“小莉”為難哭了?》)(1)根據(jù)材料,下列說法中錯誤的一項是
     

    A.材料一中的“應當”是指傳統(tǒng)規(guī)則,所謂禮治就是對傳統(tǒng)規(guī)則的服膺,具體形式是教化。
    B.“無訟”出自孔子的話,意為在鄉(xiāng)土社會中不主張法治,只有禮治才能保障個人的權利。
    C.老人家屬在傷人事件后求助于新聞記者,可窺見當代中國人依然有“無訟”這一心理。
    D.從兩則材料來看,“無訟”的執(zhí)行人發(fā)生了轉變,從一鄉(xiāng)的鄉(xiāng)紳變?yōu)榱诵侣劽襟w人。
    (2)材料二中事件的后續(xù):狗的主人停職,到老人家中賠禮道歉。據(jù)此,請你評價《小莉幫忙》這類調解類節(jié)目的現(xiàn)實意義。

    組卷:4引用:2難度:0.6

四、作文(60分)

  • 11.閱讀下面文字,根據(jù)要求作文。
          豐子愷先生素不喜重游舊居之地,他在《緣緣堂隨筆》中寫道:“舊地重游,以前所慣識的各種景物爭把過去的事情告訴我,使我耳目不暇應接,心情不勝感慨?!倍腥藚s獨愛重游:蘇軾二度游赤壁,都達夫不遠千里回北平,史鐵生則常常要到地壇中去……
          對此,你有怎樣的體驗?可記敘你的經歷;也可結合材料,抒寫你對此的感悟與思考。
    【注意】①角度自選,立意自定,題目自擬②明確文體,不得寫成詩歌。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襲、套作。⑤不得泄露個人信息。

    組卷:6引用:2難度:0.7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