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八年級上冊《第22課 《孟子》三章 富貴不能淫》2021年同步練習卷(5)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對比閱讀
-
1.閱讀下面甲乙兩段選文,回答問題。
(甲) 景春曰:“公孫衍、張儀豈不誠大丈夫哉?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為大丈夫乎?子未學禮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門,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無違夫子!’以順為正者,妾婦之道也。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br />——(選自孟子《富貴不能淫》)(乙) 齊大饑。黔敖①為食于路,以待餓者而食之。有餓者,蒙袂輯屨②,貿(mào)貿(mào)然③而來。黔敖左奉食,右執(zhí)飲,曰:“嗟④!來食!”揚其目而視之,曰:“予惟不食嗟來之食,以至于斯也!”從而謝焉,終不食而死。曾子聞之,曰:“微與!其嗟也,可去。其謝也,可食?!?br />(選自《禮記?檀下》)
(注釋)①黔敖:春秋時期齊國的貴族。②蒙袂輯屨:蒙袂,用衣袖遮著臉。輯屨,身體沉重邁不開步子的樣子。③貿(mào)貿(mào)然:眼睛看不清而莽撞前行的樣子。④嗟:語氣詞,喂。
(1)從甲文“大丈夫”的標準來看,乙文中的餓者是不是一個“大丈夫”?結(jié)合選文具體內(nèi)容談談你的觀點。
(2)(甲)文選自《孟子》。孟子,名
(3)解釋下面加點詞語在文中的意思。①張儀豈不誠大丈夫哉 ②以順為正者 ③黔敖左奉食 ④從而謝焉
予惟不食嗟來之食,以至于斯也!
(5)(甲)文中孟子所說的“妾婦之道”和“大丈夫之道”有何不同?
(6)(乙)文中曾子“其嗟也,可去。其謝也,可食”這個觀點,與(甲)文中孟子“貧賤不能移”的觀點是否矛盾?請簡要說明理由。組卷:47引用:1難度:0.5 -
2.閱讀下面兩篇文言文選段,完成下列小題。
[甲] 孟子曰:“是焉得為大丈夫乎?子未學禮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門,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無違夫子!’以順為正者,妾婦之道也。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br />(選自《富貴不能淫》)[乙] 至元十五年十二月,趨南嶺。天祥①方飯五坡嶺,張弘范②兵突至,天祥倉皇出走,千戶③王惟義前執(zhí)之。至潮陽,見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禮見之,與俱入崖山,使為書招張世杰。天祥曰:“吾不能捍⑤父母⑥,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書所《過零丁洋》詩與之。崖山破,弘范遣使護送天祥至京師。天祥在燕凡三年,上⑦知天祥終不屈也,召入諭之曰:“女何愿?”天祥對曰:“天祥受宋恩,為宰相,安事二姓?愿賜之一死足矣?!比华q不忍遽麾之退言者力贊從天祥之請從之天祥臨刑殊從容。謂吏卒曰:“吾事畢矣。”南鄉(xiāng)拜而死,年四十七。
(節(jié)選自《宋史?文天祥傳》)[注釋]①天祥:文天祥,南宋幸相,著名愛國將領。②張弘范:元朝將領。③千戶:一種軍職。④張世杰:南宋抗元名將,文天祥的部下。⑤捍:保衛(wèi)。⑥父母:這里指皇帝和國家。⑦上:元朝皇帝。
(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①以順為正者 ②天祥方飯五坡嶺 ③女何愿
例句:弘范遂以客禮見之
A.以天下之所順(《孟子)三章》)
B.河曲智叟亡以應(《愚公移山》)
C.不以疾也(《三峽》
D.以刀劈狼首(《狼》)
(3)用“/”標出下面句子的兩處朗讀停頓。
弘 范 遂 以 客 禮 見 之。
(4)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中畫橫線的句子。
乃以所書《過零丁洋》詩與之。
(5)文天祥哪些行為體現(xiàn)了“威武不能屈”?結(jié)合選文具體說明。組卷:35引用:2難度:0.5 -
3.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問題。
【甲】景春曰:“公孫衍、張儀豈不誠大丈夫哉?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br /> 孟子曰:“是焉得為大丈夫乎?子未學禮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門,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無違夫子!’以順為正者,妾婦之道也。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選自《富貴不能淫》)【乙】天祥至潮陽,見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禮見之,與俱入?yún)兩?,使為書招張世杰。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書所《過零丁洋》詩與之。其末有云:“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焙敕缎Χ弥?。厓山破,軍中置酒大會。弘范曰:“國亡,丞相忠孝盡矣,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將不失為宰相也?!碧煜殂怀鎏椋唬骸?bdo class="mathjye-underline">國亡不能救為人臣者死有余罪況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
(節(jié)選自《宋史?列傳第一百七十七》,有刪改)【丙】齊大饑。黔敖為食于路,以待餓者而食之。良久,有餓者,蒙袂輯屨①,貿(mào)貿(mào)然來。黔敖左奉食,右執(zhí)飲,曰:“嗟!來食!”揚其目而視之,曰:“予唯不食嗟來之食,以至于斯也!”從而謝焉,終不食而死。(節(jié)選自《禮記?檀弓》)【注釋】①袂:袖子;輯:拖著不使脫落;屨:鞋。用袖子蒙著臉,腳上拖著鞋。
(1)給文中畫線的句子斷句,停頓處用“/”劃開。(限斷兩處)
國亡不能救為人臣者死有余罪況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
(2)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①父命之 ②富貴不能淫 ③從而謝焉
①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
②黔敖為食于路,以待餓者而食之。
(4)閱讀【乙】和【丙】文,談談孟子關(guān)于大丈夫的著名論斷,在文天祥和餓者兩個人物身上是如何具體體現(xiàn)出來的。組卷:215引用:3難度:0.7 -
4.閱讀下文回答問題。
(甲) 景春曰:“公孫衍、張儀豈不誠大丈夫哉?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br />孟子曰:“是焉得為大丈夫乎?子未學禮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門,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無違夫子!’以順為正者,妾婦之道也。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br />(節(jié)選自《富貴不能淫》)(乙) 張騫,漢中人也,建元中為郎①。時匈奴降者言匈奴破月氏王,月氏遁而怨匈奴,無與共擊之。漢方欲事滅胡,聞此言,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乃募能使者。騫以郎應募,使月氏,與堂邑氏奴甘父②俱出隴西。徑匈奴,匈奴得之,傳詣單于。單于留騫十余歲,予妻,有子,然騫持漢節(jié)不失。單于死,國內(nèi)亂,騫與胡妻及堂邑父俱亡歸漢。騫行時百余人去十三歲唯二人得還。騫以校尉從大將軍擊匈奴,知水草處,軍得以不乏,乃封騫為博望侯……于是西北國始通于漢矣。
(節(jié)選自《漢書》有刪改)(注釋)①郎:郎官,一種官職。②甘父:張騫的隨從,匈奴人。
(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①富貴不能淫 ②與民由之 ③乃募能使者 ④西北國始通于漢
例句:以順為正者
A.騫以郎應募
B.不以物喜
C.可以一戰(zhàn)
D.以是人多以書假余
(3)用“/”給下列句子斷句(限斷兩處)
騫 行 時 百 余 人 去 十 三 歲 唯 二 人 得 還
(4)翻譯文中畫橫線句子。
(5)根據(jù)甲文中孟子心目中“大丈夫”的標準,你認為乙文中的張騫能否稱得上“大丈夫”?請結(jié)合他的所作所為簡要分析。組卷:32引用:1難度:0.5 -
5.古詩文閱讀。
【甲】富貴不能淫 景春曰:“公孫衍、張儀豈不誠大丈夫哉?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為大丈夫乎?子未學禮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門,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無違夫子!,以順為正者,妾婦之道也。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br />(選自《孟子》)【乙】謝枋得傳 謝枋得①,字君直,信州弋陽人也。為人豪爽。每觀書,五行俱下,一覽終身不忘。性好直言,一與人論古今治亂國家事,必掀髯抵幾,跳躍自奮,以忠義自任。
寶佑中,舉進士,對策極攻丞相董槐與宦官董宋臣,意擢高②第矣,及奏名,中乙科。除撫州司戶參軍,即棄去。
明年正月,呂師夔③與武萬戶分定江東地,枋得以兵逆之。呂軍馳至,枋得走入安仁,奔信州,不守。乃變姓名,入建寧。已而去,賣卜④建陽市中,有來卜者惟取米屨而已委以錢率謝不取。
至元二十三年,集賢學士程文海薦宋臣二十二人,以枋得為首,辭不起。福建行省參政魏天佑見時方以求材為急,欲薦枋得為功。枋得罵曰:“天佑仕閩,無毫發(fā)推廣德意,反起銀冶⑤病民,顧以我輩飾好邪?”及見天佑,又傲岸不為禮。天佑怒,強之而北。
二十六年四月,至京師。已而病,遷憫忠寺,見壁間《曹娥碑》⑥,泣曰:“小女子猶爾,吾豈不汝若哉!”留夢炎⑦使醫(yī)持藥雜米飲進之、枋得怒曰:“吾欲死,汝乃欲生我邪?”棄之于地,終不食而死。
(選自《宋史》,有刪改)【注】①謝枋得:南宋愛國詩人,曾謫居興國(今湖北陽新縣)。②擢高第:高中進士甲科。③呂師夔:南宋降元將領。⑨賣卜:占卜,算卦。⑥銀冶:煉制銀礦。⑥曹娥碑:東漢年間,人們?yōu)榧o念曹娥投江尋父的孝行,而刻石立碑以彰孝烈。⑦留夢炎:南宋末期奸臣。
【丙】自興國往筠宿石田驛南二十五里野人舍
蘇軾
溪上青山三百疊,快馬輕衫來一抹。
倚山修竹有人家,橫道清泉知我渴。
芒鞋竹杖自輕軟,蒲薦松床亦香滑。
夜深風露滿中庭,惟見孤螢自開闔。【釋?大丈夫之行】
(1)選出【乙】文中劃線處斷句正確的一項
A.有來卜/者惟取米屨/而已委以錢/率謝不取。
B.有來卜者/惟取米屨而已/委以錢率謝/不取。
C.有來卜者/惟取米屨而已/委以錢/率謝不取。
D.有來卜者惟取米/屨而已/委以錢/率謝不取。
(2)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面語句的意思。
①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②及見天佑,又傲岸不為禮。天佑怒,強之而北。
【析?大丈夫之言】
(3)分析【乙】文“罵”“泣”“怒”中蘊含的人物情感,概括謝枋得的形象特點。
A.枋得罵曰:“天佑仕閩,無毫發(fā)推廣德意,反起銀冶病民,顧以我輩飾好邪?”
B.已而病,遷憫忠寺,見壁間《曹娥碑》,泣曰:“小女子猶爾,吾豈不汝若哉!”
C.枋得怒曰:“吾欲死,汝乃欲生我邪?”
【賞?大丈夫之志】
(4)詩以言志?!颈吭婎h聯(lián)“倚山修竹有人家,橫道清泉知我渴”中的“
【探?大丈夫之“號”】
(5)謝枋得取【丙】詩首句“溪上青山三百疊”,為自己讀書堂前的匾額題了“疊山”二字,并從此自號“疊山”。請聯(lián)系上面三則材料的閱讀及相關(guān)積累,推測謝枋得以“疊山”自號的原因。組卷:78引用:3難度:0.5 -
6.閱讀下面文言文選段,完成問題。
【甲】景春曰:公孫衍、張儀豈不誠大丈夫哉?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為大丈夫乎?子未學禮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母命之,往送之門,戒之:‘往之女家,畢敬畢戒,無違夫子!’以順為正者,妾婦之道也。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孟子《富貴不能淫》【乙】秦王怫然怒,謂唐雎曰:“公亦嘗聞天子之怒乎?”唐雎對曰:“臣未嘗聞也?!鼻赝踉唬骸疤熳又偃f,流血千里?!碧砌略唬骸按笸鯂L聞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①(xiǎn),以頭搶(qiāng)地爾?!碧砌略唬骸按擞狗蛑玻鞘恐病?bdo class="mathjye-underline">夫?qū)VT③之刺王僚也,彗星襲月;聶政③之刺韓傀也,白虹貫日;要離③之刺慶忌也,倉鷹擊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②也,懷怒未發(fā),休祲④(jìn)降于天,與臣而將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縞(gǎo)素,今日是也。”挺劍而起。《唐雎不辱使命》注釋:①徒跣(xiǎn):光著腳。②士:這里指有才能有膽識的人。③專諸、聶政、要離:三人都是歷史上有名的刺客。④休祲:指不祥的運氣
(1)解釋加點詞在文中的意思。①往送之門 ②富貴不能淫 ③臣未嘗聞也 ④以頭搶地耳
A.夫?qū)VT之刺/王僚也彗星襲月聶政/之刺韓傀也/白虹貫日要離/之刺慶忌也/倉鷹擊于殿上。
B.夫?qū)VT之刺王僚/也彗星襲月聶政之刺/韓傀也/白虹貫日/要離之刺慶忌/也倉鷹擊于殿上。
C.夫?qū)VT之刺王僚也/彗星襲月/聶政之刺韓傀也/白虹貫日/要離之刺慶忌也/倉鷹擊于殿上。
D.夫?qū)VT之刺/王僚也彗星襲月/聶政之刺/韓傀也白虹貫日/要離之刺/慶忌也倉鷹擊于殿上。
(3)翻譯下面句子。
①以順為正者,妾婦之道也。
②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4)孟子“大丈夫”的著名論斷,在唐雎身上,是如何體現(xiàn)的?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賞析。組卷:38引用:4難度:0.7 -
7.閱讀下面一篇文言文,完成下題。
【甲】富貴不能淫 景春曰:“公孫衍、張儀豈不誠大丈夫哉?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br /> 孟子曰:“是焉得為大丈夫乎?子未學禮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門,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無違夫子!’以順為正者,妾婦之道也。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乙】唐雎不辱使命 秦王使人謂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許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雖然,受地于先王,愿終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說。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謂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聽寡人,何也?且秦滅韓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為長者,故不錯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請廣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輕寡人與?”唐雎對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雖千里不敢易也,豈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謂唐雎曰:“公亦嘗聞天子之怒乎?”唐雎對曰:“臣未嘗聞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萬,流血千里?!碧砌略唬骸按笸鯂L聞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頭搶地爾?!碧砌略唬骸按擞狗蛑?,非士之怒也。夫?qū)VT之刺王僚也,彗星襲月;聶政之刺韓傀也,白虹貫日;要離之刺慶忌也,倉鷹擊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懷怒未發(fā),休祲降于天,與臣而將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縞素,今日是也?!蓖Χ稹?br /> 秦王色撓,長跪而謝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諭矣:夫韓、魏滅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br />(1)下面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 天下熄:指戰(zhàn)爭停息,天下太平。 B.子未學禮乎?丈夫之冠也。 冠:行冠禮。 C.以君為長者,故不錯意也。 錯意:在意。 D.亦免冠徒跣,以頭搶地爾。 徒跣:赤腳走在路上。
A.必敬必戒,無違夫子——一定要恭敬、小心謹慎,不要違背你的丈夫。
B.得志,與民由之——得志的時候和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
C.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大王給與恩惠,用大的交換小的,很好。
D.雖千里不敢易也,豈直五百里哉——雖然是方圓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換,但又哪里只是用五百里的土地交換呢?
(3)下面對兩篇文章的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A.甲乙兩文的出處不同。甲文出自《孟子》,孟子是繼孔子之后儒家學派的又一位大師,被推尊為“亞圣”,《孟子》是記錄孟子的言論、活動的著作;乙文出自《戰(zhàn)國策?魏策》,《戰(zhàn)國策》是西漢劉向根據(jù)戰(zhàn)國時期史料整理編輯的。
B.甲乙兩文的內(nèi)容不同。甲文是討論“何謂大丈夫”的問題。孟子針對景春的觀點,提出自己心目中的大丈夫的標準。乙文寫的是安陵君面對強泰企圖用“五百里之地易安陵”的政治騙局,而派唐雎出使秦國一事,表現(xiàn)了安陵君維護國土的嚴正立場和不畏強暴、敢于斗爭的精神。
C.甲乙兩文的寫作方法不同。甲文用的是議論文的筆法,先就景春提出的“大丈夫”的錯誤觀點進行反駁,孟子在此基礎上提出“大丈夫”的三個標準;乙文用的是小說的筆法,先交代唐雎出使秦國的背景和原因,再寫他出使秦國,和秦王作斗爭的經(jīng)過,最后取得了勝利。
D.甲乙兩文都給我們很大的啟發(fā)。在孟子看來,“大丈夫”具有不為富貴、貧賤、威武這些外部的因素所迷亂、動搖和屈服的氣概,唐雎也具有勇敢、責任和擔當?shù)膰壳閼?,這些意志和精神我們都應該發(fā)揚光大。組卷:200引用:4難度:0.7 -
8.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甲) 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選自《富貴不能淫》)(乙) 天祥將出獄,即為絕筆自贊①,系之衣帶間。其詞曰:“孔曰成仁,孟云取義;惟其義盡,所以仁至。讀圣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后,庶幾②無愧!”過市,意氣揚揚自若,觀者如堵③。臨刑,從容謂吏曰:“吾事畢矣?!眴柺腥耸霝槟媳保厦嬖侔菥退?。俄有使使止之,至則死矣。見聞者無不流涕。
(選自《文山先生全集》,有刪改)
(注)①自贊:自我總結(jié)。②庶幾:差不多。③觀者如堵:圍觀的人多得像一道墻。
(1)解釋加點詞語在句子中的含義。①與民由之 ②貧賤不能移 ③俄有使使止之 ④見聞者無不流涕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3)在孟子心中,什么樣的人才是真正的大丈夫?
(4)孟子關(guān)于“大丈夫”的著名論斷,在文天祥身上是如何體現(xiàn)的?組卷:15引用:1難度:0.5 -
9.(甲)景春曰:“公孫衍、張儀豈不誠大丈夫哉?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br /> 孟子曰:“是焉得為大丈夫乎?子未學禮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門,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無違夫子!’以順為正者,妾婦之道也。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br />--孟子《富貴不能淫》 (乙)古之所謂豪杰之士者,必有過人之節(jié)。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見辱,拔劍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挾持者甚大,而其志甚遠也。
觀夫高祖之所以勝,而項籍之所以敗者,在能忍與不能忍之間而已矣。項籍唯不能忍,是以百戰(zhàn)百勝而輕用其鋒;高祖忍之,養(yǎng)其全鋒而待其弊,此子房教之也。當淮陰破齊,而欲自王,高祖發(fā)怒,見于詞色。由此觀之,猶有剛強不忍之氣,非子房其誰全之?
--蘇軾《留侯論》注:①留侯:指張良。張良(?-公元前186),字子房,其祖五世相韓,為韓國貴族。②節(jié):節(jié)操。③人情:人的感情。匹夫:平民中的男子,指一般人。④挾持:指抱負。所挾持者甚大:謂胸懷廣闊,志意高遠。挾持,指抱負。子房:張良,字子房。因佐劉邦建立漢朝有功,封留侯。
(1)解釋下列句中加線的詞。①往之女家 女: ②以順為正 正: ③匹夫見辱 見: ④卒然臨之而不驚 卒:
(3)簡要說明兩文在寫法上的共同之處及其作用。組卷:57引用:2難度:0.6 -
10.閱讀下面選文,完成下面小題。
[甲] 景春曰:“公孫衍、張儀豈不誠大丈夫哉?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泵献釉唬骸笆茄傻脼榇笳煞蚝??子未學禮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門,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無違夫子!’以順為正者,妾婦之道也。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br />(選自《孟子三章》)[乙] 同敞有文武材,意氣慷慨。每出師,輒躍馬為諸將先。或敗奔,同敞危坐不去,諸將復還戰(zhàn),或取勝。軍中以是服同敞。大將王永祚等久圍永州,大兵赴救,胡一青率眾迎敵,戰(zhàn)敗。同敞馳至全州,檄楊國棟兵策應,乃解去。順治七年,大兵破嚴關(guān),諸將盡棄桂林走城中虛無人,獨式耜端坐府中。適同敞自靈川至,見式耜。式耜曰:“我為留守,當死此。子無城守責,盍去諸?”同敞正色曰:“昔人恥獨為君子,公顧不許同敞共死乎?”式耜喜,取酒與飲,明燭達旦。侵晨被執(zhí),諭之降,不從。令為僧,亦不從。乃幽之民舍。雖異室聲息相聞兩人日賦詩倡和。閱四十余日,整衣冠就刃,顏色不變。
(選自《明史?張居正傳》)注:①同敞:張居正的曾孫。②式耜(sì):即瞿式耜,和張同敞同為抗清名臣。
(1)解釋下列加點的字①往之女家 ②以順為正者 ③或敗奔 ④適同敞自靈川至 A.行天下之大道 錄畢,走送之(《送東陽馬生序》 B.是焉得為大丈夫乎? 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曹劌論戰(zhàn)》) C.乃幽之民舍。 乃不知有漢(《桃花源記》) D.豈不誠大丈夫哉? 臣誠知不如徐公美(《鄒忌諷齊王納諫》)
①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
②閱四十余日,整衣冠就刃,顏色不變。
(4)用斜線“/”給[乙]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斷句,限兩處,
雖異室聲息相聞兩人日賦詩倡和
(5)[乙]中的事例能否作為[甲]文中“威武不能屈”的事實論據(jù)?請結(jié)合選文內(nèi)容說明理由。組卷:40引用:2難度:0.5 -
11.文言文閱讀。
(甲)富貴不能淫
景春曰:“公孫衍、張儀豈不誠大丈夫哉?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br /> 孟子曰:“是焉得為大丈夫乎?子未學禮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門,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無違夫子!’以順為正者,妾婦之道也。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br />(選自《孟子譯注》)(乙)從容就義 天祥將出獄,即為絕筆自贊①,系之衣帶間。其詞曰:“孔曰成仁,孟云取義;惟其義盡,所以仁至。讀圣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后,庶幾②無愧!”過市意氣揚揚自若觀者如堵。臨刑,從容謂吏曰:“吾事畢矣?!?bdo class="mathjye-underline">問市人孰為南北,南面再拜就死。俄有使使止之,至則死矣。見聞者無不流涕。
[注釋]①自贊:自我總結(jié)。②庶幾:差不多。
(選自《文山先生全集》)(1)下列句子中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A.是焉得為大丈夫乎 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B.女子之嫁也 輟耕之壟上 C.此之謂大丈夫 從容謂吏曰 D.吾事畢矣 錄畢,走送之
過市意氣揚揚自若觀者如堵
(3)下列對選文理解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A.甲文以議論為主,孟子提出了大丈夫應該講仁德、守禮法、做事要合乎道義的觀點。
B.乙文以記敘為主,文天祥臨刑之際自作絕筆,系之衣帶間,這表明他早有赴死之心。
C.甲文孟子的反駁針鋒相對,他用一個設問句表明對景春的觀點的否定、不屑和鄙視。
D.乙文“見聞者無不流涕”描寫“觀者”的反應,是為了表現(xiàn)文天祥從容就義的氣節(jié)。
(4)把選文中的畫線句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
②問市人孰為南北,南面再拜就死。
(5)甲文中孟子并不認同景春的觀點,他的反駁可以分為哪幾個層次?按照孟子的標準,文天祥是否能稱為“大丈夫”?請結(jié)合甲、乙兩文說說你的理解。組卷:94引用:2難度:0.6 -
12.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小題。
(甲) 景春曰:“公孫衍、張儀豈不誠大丈夫哉?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br /> 孟子曰:“是焉得為大丈夫乎?子未學禮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于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門,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無違夫子!’以順為正者,妾婦之道也。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br />(選自《富貴不能淫》)(乙) 孟子謂宋勾踐曰:“子好游①乎?吾語子游。人知之,亦囂囂②;人不知,亦囂囂。”曰:“何如斯可以囂囂矣?”曰:“尊德樂義,則可以囂囂矣。故士窮不失義,達不離道。窮不失義,故士得己焉;達不離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澤加于民;不得態(tài),修身見于世。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br />(節(jié)選自《孟子?盡心章句上》)
(注釋)①游:游說。②囂囂:此處形容內(nèi)心滿足、愉悅,悠然自得的樣子。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思。①是焉得為大丈夫乎 焉: ②必敬必戒 戒: ③威武不能屈 屈: ④人知之 知:
①以順為正者,妾婦之道也。
②得志,澤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見于世。
(3)甲文中,孟子列舉“妾婦之道”的生活實例的目的是什么?
(4)從甲、乙兩文看,孟子眼中的大丈夫具有哪些優(yōu)秀的精神品格?組卷:26引用:1難度:0.4 -
13.閱讀【甲】【乙】兩段文言文,完成問題。
【甲】景春曰:“公孫衍、張儀豈不誠大丈夫哉?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br /> 孟子曰:“是焉得為大丈夫乎?子未學禮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門,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無違夫子!’以順為正者,妾婦之道也。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bdo class="mathjye-alignright">《富貴不能淫》【乙】古人云:“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仆雖不肖①,常師此語。大丈夫所守者道,所待者時②。時之來也,為云龍,為風鵬,勃然突然,陳力③以出;時之不來也,為霧豹④,為冥鴻,寂兮寥兮,奉身而退。進退出處⑤,何往而不自得哉!故仆志在兼濟,行在獨善,奉而始終之則為道,言而發(fā)明⑥之則為詩。謂之諷諭詩兼濟之志也謂之閑適詩獨善之義也。故覽仆詩著,知仆之道焉。
《與元九書》注釋:①[仆雖不肖]我雖不賢。②[所守者道,所待者時]所堅守的是大道,所等待的是時機。③[陳力]盡全力。④[霧豹]藏在深山的豹,與“冥鴻”均喻指隱退的賢人。⑤[出處]出,出仕;處,退隱。⑥[言而發(fā)明]用語言闡發(fā)清楚。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
①以順為正者
②仆雖不肖,常師此語
③寂兮寥兮
(2)下列各組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項是A.一怒而天下懼 學而不思則罔 B.言而發(fā)明之則為詩 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 C.妾婦之道也 不聞天子之詔 D.獨行其道 不獨親其親
A.【甲】文中景春非常崇拜公孫衍、張儀等人的雄才大略,認為他們是大丈夫。
B.【甲】文以“妾婦之道”作比,指出順從君王意志是堅守儒家仁義之道。
C.【乙】文首句引用孟子的話,統(tǒng)領全段,也明確地表達了自己的行事準則。
D.【乙】文提出了“志在兼濟,行在獨善”的人生觀、價值觀和創(chuàng)作觀。
(4)請用“/”給下面的句子斷句。(斷三處)
謂之諷諭詩兼濟之志也謂之閑適詩獨善之義也。
(5)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組卷:99引用:2難度:0.6
二、課內(nèi)閱讀。
-
38.閱讀下面文章,回答問題。
富貴不能淫 景春曰:“公孫衍、張儀豈不誠大丈夫哉?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br /> 孟子曰:“是焉得為大丈夫乎?子未學禮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門,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無違夫子!’以順為正者,妾婦之道也。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1)下列句子中加點字意義相同的一項是A.丈夫之冠也 已而之細柳軍(《周亞夫軍細柳》) B.是焉得為大丈夫乎? 三人行,必有我?guī)?bdo class="mathjye-underpoint">焉(《<論語>十二章》) C.子未學禮乎? 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D.與民由之 由是感激(《出師表》)
A.一怒/而諸侯懼
B.年與/時馳
C.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
D.遂許/先帝/以驅(qū)馳
(3)下列對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景春認為,公孫衍、張儀是真正的大丈夫,因為他們具有“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的威力。
B.選文用“妾婦之道”類比“公孫衍、張儀之道”,指出了公孫衍、張儀只是順從君王的意志,他們沒有獨立的人格,也沒有獨立的判斷善惡、是非、曲直標準,因此不能稱為大丈夫。
C.“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边\用排比的修辭,氣勢磅礴、義正辭嚴地指出了大丈夫的實質(zhì),三個“天下之”的反復,強化了以“天下”為己任的大丈夫精神。
D.選文是一篇簡短的議論文,這篇文章有立有破。孟子提出的大丈夫三個標準都是“破”的部分。組卷:87引用:2難度:0.7 -
39.閱讀文言文,完成問題。
富貴不能淫
《孟子》 景春曰:“公孫衍、張儀豈不誠大丈夫哉?【甲】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為大丈夫乎?子未學禮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門,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無違夫子!’【乙】以順為正者,妾婦之道也。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颈?bdo class="mathjye-underline">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br />(1)下列選項中加點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項是
A.丈夫之冠/既加冠/怒發(fā)沖冠/勇冠三軍
B.父命之/茍全性命/自命清高/惟命是從
C.居天下之廣居/面山而居/聚族而居/深居簡出
D.威武不能屈/不可屈伸/首屈一指/不屈不撓
(2)翻譯文中三處畫線語句,并依據(jù)上下文對其作出進一步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甲】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
翻譯:(他們)一發(fā)怒,諸侯就都害怕;(他們)安靜下來,天下便平安無事。
理解:因為公孫衍、張儀這樣的縱橫家叱咤風云、威震一時,所以景春認為他們可以被稱為大丈夫。
【乙】以順為正者,妾婦之道也。
翻譯:以順從為原則的,是婦女之道。
理解:孟子認為,“妾婦之道”的本質(zhì)是順從,并以此作比,指出公孫衍、張儀的做法是沒有原則的“事君之道”。
【丙】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
翻譯:得志的時候和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不得志的時候獨自走自己的道路。
理解:孟子認為,大丈夫立身處世要懂得順應潮流,學會隨機應變。
(3)當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發(fā)生沖突時,大丈夫的選擇一定是將國家興衰安危銘記心頭、把個人生死榮辱置之度外。請結(jié)合下面兩則材料的內(nèi)容,簡要說明藺相如能否算得上這樣的大丈夫。
材料一
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傳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萬歲。相如視秦王無意償趙城,乃前曰:“璧有瑕,請指示王?!蓖跏阼担嗳缫虺骤祬s立,倚柱,怒發(fā)上沖冠,謂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發(fā)書至趙王。趙群臣皆曰,‘秦貪,負其強,以空言求璧,償城恐不可得’。議不欲予秦璧。臣以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況大國乎!趙王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書于庭。何者?嚴①大國之威以修敬也。今臣至,大王見臣列觀②,禮節(jié)甚倨;得璧,傳之美人,以戲弄臣。臣觀大王無意償趙王城邑,故臣復取璧。大王必欲急③臣,臣頭今與璧俱碎于柱矣!”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擊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辭謝固請。
材料二
相如功大,拜為上卿,位在廉頗之右。廉頗曰:“我為趙將,有攻城野戰(zhàn)之大功,而藺相如徒以口舌為勞,位居我上,吾羞,不忍為之下。”宣言曰:“我見相如,必辱之?!毕嗳缏?,每朝時,常稱病,不欲與廉頗爭列。已而相如出,望見廉頗,引車避匿。于是舍人④相與諫曰:“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義也。今廉君宣惡言而君畏匿之,恐懼殊甚,且庸人尚羞之,況于將相乎!臣等不肖,請辭去?!碧A相如固止之,曰:“相如雖駑,獨畏廉將軍哉?顧吾念之,強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趙者,徒以吾兩人在也。今兩虎共斗,其勢不俱生。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也?!?br />(兩則材料均選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有刪減)
【注】①嚴:尊重,敬畏。②列觀(guàn):一般的臺觀,指章臺。不在朝堂接見,說明秦對趙使的不尊重。③急:逼迫。④舍人:指藺相如的門客。組卷:94引用:3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