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江蘇省揚州市高考生物最后一卷(5月份)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單項選擇題:本部分包括14題,每題2分,共計28分。每題只有一個選項最符合題意。
-
1.燙發(fā)時,先用還原劑使頭發(fā)角蛋白的二硫鍵斷裂,再用卷發(fā)器將頭發(fā)固定形狀,最后用氧化劑使角蛋白在新的位置形成二硫鍵。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h2>
A.氨基酸中的S元素只存在于R基團 B.在核糖體中不能形成二硫鍵 C.角蛋白的改變可用雙縮脲試劑進行檢測判別 D.燙發(fā)的過程改變了角蛋白的空間結構 組卷:32引用:1難度:0.7 -
2.所謂“膜流”,是指由于膜泡運輸,真核細胞生物膜在各個膜性細胞器及細胞膜之間的常態(tài)性轉移。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h2>
A.質壁分離和復原現(xiàn)象可作為“膜流”現(xiàn)象的例證 B.mRNA由細胞核進入細胞質的過程發(fā)生“膜流”現(xiàn)象 C.神經遞質多是小分子,其釋放過程不發(fā)生“膜流”現(xiàn)象 D.蛋白質類激素合成和運輸過程中,高爾基體是“膜流”的樞紐 組卷:19引用:5難度:0.7 -
3.生命活動的進行依賴能量的驅動,不同生物獲取能量的方式不盡相同。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T2噬菌體主要從宿主細胞的線粒體獲取能量 B.洋蔥根尖細胞所需能量部分來自其葉綠體中的ATP C.藍細菌通過捕獲光能和有機物的分解獲取能量 D.劇烈運動時的肌肉細胞主要通過無氧呼吸供能 組卷:32引用:2難度:0.6 -
4.如圖表示果蠅(2n=8)一次細胞分裂某一階段(圖中1~2)的核DNA分子數(shù)或染色體數(shù)或染色體組數(shù)變化情況。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h2>
A.若該圖表示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過程中核DNA分子數(shù)目變化,則a=8 B.若該圖表示有絲分裂過程中染色體組數(shù)目變化,則a=2 C.若CD段沒有發(fā)生同源染色體分離,則該細胞進行有絲分裂 D.若著絲粒分裂發(fā)生在E點之后(不含E點),則該細胞進行減數(shù)分裂 組卷:34引用:1難度:0.7 -
5.某種二倍體植物不含性染色體,但花的演化受等位基因G、g的調控,當基因G存在時演化為雄花序即雄株,僅有基因g時演化為雌花序即雌株。該植物葉形的長橢圓形(H)對倒卵圓形(h)為顯性,兩對基因獨立遺傳。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倒卵圓形葉雌株的基因型只有1種 B.長橢圓形葉雄株的基因型為GgHH、GgHh C.倒卵圓形葉雄株與雜合的長橢圓形葉雌株雜交,子代中倒卵圓形葉雄株占 12D.長橢圓形葉雄株和長橢圓形葉雌株雜交,子代可能出現(xiàn)雜合的長橢圓形葉雌株 組卷:49引用:7難度:0.7 -
6.目前已發(fā)現(xiàn)T4噬菌體有數(shù)千種突變型,這些突變來自同一個基因的突變或者不同基因的突變??茖W家利用T4噬菌體的兩種突變型A和B進行了如下實驗(突變型A和B分別與野生型相比,基因組成上只有一處差異)。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br />
組別 處理 結果 1 用突變型A侵染大腸桿菌 噬菌體不增殖 2 用突變型B侵染大腸桿菌 噬菌體不增殖 3 突變型A、突變型B同時侵染同一個大腸桿菌 噬菌體增殖 A.T4噬菌體DNA復制所需原料和酶來自宿主細胞 B.基因突變中的堿基對缺失不會導致基因數(shù)目減少 C.突變型A和突變型B的突變發(fā)生在不同的基因內 D.突變型A與突變型B中的突變基因共同存在時,則其能增殖 組卷:23引用:1難度:0.7 -
7.我國多個科研團隊合作發(fā)現(xiàn),位于水稻3號染色體上的Ef-cd基因可將水稻成熟期提早7天至20天,該基因兼顧早熟和高產兩方面特征。含Ef-cd基因的水稻氮吸收能力、葉綠素代謝及光合作用相關過程均顯著增強。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h2>
A.Ef-cd基因可能促進植物根細胞膜上NO3載體數(shù)量增加 B.Ef-cd基因的作用體現(xiàn)出一個基因可以影響多個性狀 C.人工選育早熟高產新品種的過程中Ef-cd的基因頻率發(fā)生定向改變 D.應用Ef-cd培育早熟高產的小麥新品種最簡便的方法是雜交育種 組卷:38引用:8難度:0.7 -
8.胃泌素釋放肽(GRP)是一種神經遞質,將其注射到小鼠脊髓后,小鼠立刻會有抓癢行為。若破壞小鼠脊髓中的胃泌素釋放肽受體(GRPR),不論向這些小鼠身上注射何種濃度的GRP,小鼠都不抓癢。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h2>
A.注射GRP到脊髓后小鼠有抓癢行為,說明癢覺感受器在脊髓 B.GRP與GRPR結合后,突觸后膜上的鈉離子通道打開,鈉離子內流 C.GRP在突觸間隙中完成信息傳遞后,可能會被酶解或被回收 D.若抑制GRPR基因的表達,可以緩解或消除小鼠的瘙癢癥狀 組卷:46引用:7難度:0.7
三、非選擇題:本部分包括5題,共計57分。
-
23.遺傳毒性物質常存在于被化學物質污染的水體,可損傷生物的DNA,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研究人員通過基因工程改造大腸桿菌,以期篩選對遺傳毒性物質反應靈敏的工程菌株,用于水質檢測。
(1)大腸桿菌DNA中存在可被遺傳毒性物質激活的毒性響應啟動子序列。將毒性響應啟動子插入圖1所示表達載體的P區(qū),獲得基因工程改造的大腸桿菌。當改造后的大腸桿菌遇到遺傳毒性物質時,
(2)研究人員選取啟動子sul準備與圖1表達載體連接。圖2顯示了啟動子sul內部存在的酶切位點,右向粗箭頭表示轉錄方向
①據(jù)圖1、2信息,克隆啟動子sul時,在其A端和B端應分別添加限制
②將重組表達載體導入大腸桿菌,置于含有
(3)研究人員陸續(xù)克隆了其他4種啟動子(rec、imu、qnr、cda),分別連入表達載體,用同樣的方法獲得導入重組載體的工程菌,以篩選最靈敏的檢測菌株。
①將5種工程菌和對照菌在LB培養(yǎng)基中培養(yǎng)一段時間后,檢測菌體密度,結果如圖3。圖中結果顯示
②上述菌株在LB培養(yǎng)基中生長2h時加入遺傳毒性物質,檢測結果如圖4。據(jù)圖可知,5種工程菌均啟動了對遺傳毒性物質的響應,應選擇轉入
(4)對上述工程菌進行工業(yè)化培養(yǎng),通常采用
(5)下列關于該工程菌的敘述,正確的包括
A.該工程菌可能用于檢測土壤、蔬菜中的遺傳毒性物質殘留量
B.該毒性響應啟動子序列廣泛存在于自然界所有物種中
C.其表達產物可裂解大腸桿菌,檢測后的剩余菌液可直接倒掉
D.為長期保存該工程菌,應加入一定濃度的甘油凍存于-20℃組卷:63引用:2難度:0.7 -
24.油菜是我國重要的油料作物,培育高產優(yōu)質新品種意義重大。油菜的雜種一代會出現(xiàn)雜種優(yōu)勢,雜種優(yōu)勢的利用可顯著提高油菜籽的產量。
(1)雜種優(yōu)勢無法在自交后代中保持,需年年制種,原因是
(2)油菜具有兩性花,去雄是雜交的關鍵步驟,但人工去雄耗時費力,在生產上不具備可操作性。我國學者發(fā)現(xiàn)了油菜雄性不育突變株(雄蕊異常,肉眼可辨),在雜交育種中雄性不育植株只能作為親本中的
(3)科學家利用該突變株進行的雜交實驗如下:
①由雜交一結果推測,育性正常與雄性不育性狀受
②雜交一與雜交二的F1表現(xiàn)型不同的原因是育性性狀由位于同源染色體相同位置上的3個基因(A1、A2、A3)決定。親本中品系1、雄性不育株、品系3的基因型分別為A1A1、A2A2、A3A3。根據(jù)雜交一、二的結果,判斷A1、A2、A3之間的顯隱性關系是:A2對A1為
(4)利用上述基因間的關系,可大量制備兼具品系1、3優(yōu)良性狀的油菜雜交種子(YF1),供農業(yè)生產使用:
①經過圖中虛線框內的雜交后,可將品系3的優(yōu)良性狀與
②將上述種子種成母本行,將基因型為
③為制備YF1,油菜剛開花時應拔除母本行中具有某一育性性狀的植株。否則,得到的種子給農戶種植后,會導致油菜籽減產,其原因是所得種子中混有基因型為
(5)上述辨別并拔除特定植株的操作只能在油菜剛開花時(散粉前)完成,供操作的時間短,還有因辨別失誤而漏拔的可能。有人設想:“利用某一直觀的相對性狀在油菜開花前推斷植株的育性”,請用控制該性狀的等位基因(E、e)及其與A2、A3基因在染色體上的位置關系展示這一設想。組卷:40引用:1難度:0.6